B01:评论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评论周刊
上一篇

对“个人”多点期许,对“公共”多点参与

2014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观察

  他们曾和我们一道,呼吁过,呐喊过。所有的呼吁呐喊,都是为了让社会更进步。我们希望和你一道,去言说,去参与。所有的言说参与,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就是这样,评论也如此。积极而稳健,温和而坚定,众声喧哗而不盲从,真相斑驳而有见地。

  再有几天,就是春节。

  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前的最后一期《评论周刊》,我们都会邀请一些新老朋友,回顾旧年,想象新年。

  几年下来,或许这些朋友的面孔会发生变化,或许“回顾与想象”的形式会有所调整,但有一点没变,我们关注的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变化。

  一直以来,国人关注“个人生活”甚于“公共生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家门内,可能一尘不染,家门外,可能乱堆乱放。一门之隔,区别立现。

  但,“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能像门里门外分得这么清吗?

  2013年,雾霾席卷中国,你戴着口罩穿行在大街小巷,这是你的“个人生活”,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躲在口罩背后呼吸,这就是“公共生活”。

  2013年,劳教制度的废除,是“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但是它的影响远不止“唐慧”们,因为一个恶的或不健全的制度下,它会走进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每一个都可能是潜在的“唐慧”。

  微博的持续发力,微信的迅猛发展,移动浪潮滚滚而来,一个新的“社交时代”正在来临。

  每个人既是“个人生活”的缔造者,也是“公共生活”构建者,你的“个人生活”能通过一条微博、一条微信迅即步入公共的视野,而那些公共空间的一切也在你情愿或不情愿间走进你的手机。

  换句话说,个人之事,未必没有公共价值;而公共之事,可能更关涉个人处境。

  技术赋权,但无法赋予行动。

  不管是面对令人窒息的雾霾天气,还是面对令人生畏的劳教制度,新技术可以提供“看见”的机会,创造“围观”的平台,但真正改变却需要每个公民的行动。

  所以,本期《评论周刊》邀请的新老朋友,讲述的是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关注与参与的“公共生活”,在2013年与2014年的穿越之行。

  他们曾和我们一道,呼吁过,呐喊过。所有的呼吁呐喊,都是为了让社会更进步。

  我们希望和你一道,去言说,去参与。所有的言说参与,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就是这样,评论也如此。积极而稳健,温和而坚定,众声喧哗而不盲从,真相斑驳而有见地。

  春节之际,祝你快乐。

  唯愿:个人生活,好好活,多一些美好期许。公共生活,多关注,多一些理性参与。

  新京报评论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