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春节乃合家团圆之际,与亲朋好友的聚餐从来都是节日期间必不可少的环节。接连几天的大鱼大肉之下,不少人都会因为这种密集轰炸出现问题,尤其是肠道和消化系统。节日期间很多人懒得去医院就诊,往往自行购买治疗药物。目前市场上消化的药物种类繁多,功能宣称也有不小差别,不同症状适应何种药物?不具备专业背景的人往往难以选择。专家建议,不同药物适合症状均不同,自行购买药物应对症用药,如果服用后疗效不明显,应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消化不良先区分功能性还是器质性
记者走访几家药店发现,目前常见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种类众多,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促进胃动力类药物、中和胃酸类、抑酸类药物及黏膜保护剂、调节肠道菌群类药物等。不少人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后往往在药店购买几种药物服用,这些药物是否有区别?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恕军告诉记者,要正确选择这些药物,首先应区分功能性与器质性消化不良。
胃溃疡等病变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从医学上来看,消化不良为症状表现,消化不良包括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种。有些消化不良属于功能性的,即临床的各项检查均正常,也未发现炎症、息肉甚至肿瘤等征兆,不存在结构及形态等方面的异常,对于这类消化不良。临床中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和调理,一般来说,能够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即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则是可以检查出相关病因的病变,举例来说,很多其他病变也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些其他全身疾病都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异常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此外,胃癌及某些肿瘤也会表现出类似症状,这类疾病在治疗时自然应针对器质性病变进行治疗,单纯依靠消化不良类药物并不具备治疗效果。
消化类药物适用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很多种,而且具体到个人的症状表现也有一些差别,有些人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为腹胀、早饱等,有些人则表现为食欲不振、疼痛等”,李恕军表示,消化不良及其他疾病都有可能表现出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治疗及选择药物时,首要应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对于药物的选择,李恕军介绍,其实促胃动力药物、抑酸类药物等之间是有一些区别的,人们在服用时也应注意对症用药,尤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治疗时主要通过药物调理,达到缓解及消除症状的效果即可。
至于具体的药物选择及适应症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教授介绍,目前的分类情况下,助消化类药物有十多种,关于这些药物的分类,孙忠实介绍,有些是根据临床情况,如便秘时通常根据具体的症状决定用药,有些则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如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质子泵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功效)。
李恕军介绍,消化不良的症状与个人有关,同样为功能性病变,人们的临床表现也有很大差别,所以目前临床中均针对患者个人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抑酸类药物适用于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反酸等症状,如果症状表现为腹胀,则往往说明胃肠动力存在异常,可以选择一些促胃动力或者调整胃动力药物,黏膜保护剂本身具有中和胆汁、胃酸的作用,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黏膜出现的炎症从而起到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宣称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李恕军解释,这类药物往往是益生菌微生态制剂。
■ 常见消化药
●促胃动力药物
激活受体促肠道蠕动
孙忠实表示,促胃动力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主要会作用于胃肠道中的一些受体,激活受体,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加强,促使蠕动加快,胃或小肠的蠕动能力也随之加强,促进胃肠道排空。目前胃动力药物又分为两种,一种仅为胃动力药,另一类为对整个消化系统均有效的全消化系统动力药,对胃及肠道等均有刺激作用,这两类药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作用的靶点不同。
代表药物:多潘立酮、西沙比利
●消化酶类
复方制剂更为常见
人体消化系统本身包含多种酶类,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等,这些酶如果缺乏,人体的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服用消化酶类药物实际是一种替代补充疗法,补充相应酶类以恢复正常的消化水平。现在也有不少药物是将几种酶融合在一起,即复方制剂,其中包含了消化道常见的酶类,这种方法比较常见。
代表药物:多酶片
●抑酸类药物
适用胃酸过多者
抑酸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胃酸过多,容易出现反酸的病人。这类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弱碱性药物以中和人体内过多的胃酸,临床中使用比较多的包括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孙忠实介绍,这类药物现在已经较少使用。更为常见的抑酸类药物是从根本上抑制胃酸的产生,主要包括两个种类,一种为H2受体阻断剂,阻断受体后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是使用更多的抑制剂,其抑制胃酸产生的能力比H2受体阻断剂更强,这类药物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保护黏膜类药物
促黏膜功能恢复
需要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体本身由于疾病的影响导致胃黏膜功能受到影响,胃肠道分泌物中有两种物质,即保护胃黏膜与损伤胃黏膜的物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一旦受到疾病影响失去平衡,便容易出现胃溃疡,需要通过服用黏膜保护药物使黏膜分泌重新恢复平衡。
另外,人们服用某些药物也容易损伤胃黏膜,这也是需要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比较常见的情况。黏膜保护类药物主要也有两种,胃分泌的黏液本身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如果受到消化不良等症状的影响,胃黏膜相应减少,其中一类药物便是通过补充黏膜保护剂或刺激肠胃产生胃黏膜保护剂促使其恢复正常。另一类药物则是直接具有物理化学性质,在胃表面形成胶体类物质,起到保护作用。
代表药物:氢氧化铝
●调节肠道菌群药物
维持菌群平衡
另一种常见的助消化类药物便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类药物,孙忠实介绍,这类药物是利用国家批准的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菌制成的,主要作用是恢复并保持处于紊乱状态的肠道菌群,因为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容易导致便秘、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之所以称其为益生菌,是因为这类药物并不直接帮助消化,而是通过维持肠道的菌群平衡使得肠道的消化、抗菌等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将这类药物称之为消化药并不妥当。
代表药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