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60人参演,将以天坛公园斋宫为起点,到祈年殿祭祀并歌舞表演,全程1小时
| ||
| ||
| ||
|
迎驾、静鞭、行礼、列阵行进……这些昔日皇帝祭天时的场景,将从明日开始,再次在天坛公园内重现。
据祭天大典组织者介绍,演出的参与者为260人,将以天坛公园斋宫为起点,到祈年殿进行祭祀及歌舞表演,全程约1个小时。
演员最多时不及当年十分之一
今年是天坛公园管理处文物科武裁军组织的第十届天坛皇帝祭天表演。他回忆,2004年之前的典礼,并不规范。“当时除了祭天仪仗,还加入了京戏、杂技等内容。”武裁军称,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增加节日气氛。这些民俗演出在2008年的祭天大典中取消。
武裁军记得,曾有人对偏偏重现清代祭天大典一事不满,但他认为,天坛建筑的定型是在清代,而史料遗留最多最充分的也是清代,所以清代的祭天仪式是最适合还原的,不过,他“也在研究其他朝代的祭天仪式情况。”
现有的天坛庙会祭天仪仗则是依据乾隆十三年的《大驾卤簿图》再现。武裁军介绍,卤簿两个字即为天子仪仗之意,“大驾卤簿”为皇帝仪仗的最高规模,祭天时专用,是“为了显示对天的尊重”。
天坛祭天大典的服装、道具等均参照《大驾卤簿图》及相关资料制作,并在表演中依据现实条件调整。比如皇帝华盖,直径不到一米,高达四米,演出人员要在寒风中举起,难度非常大,最终只得找了两人同举。而皇帝祭祀的场所也从祈年殿内转到了殿外,为了方便游客观赏,特意选了身高达一米九的演员。
但原图上百官、武士等共计约3700人却难以重现。“第一年120人。”武裁军回忆,2008年以来每年演出人数都会有调整,去年最多,达到320人,但今年只有260名演员。“大队伍太过拖沓。”他称,去年320人的队伍加上道具可达400多米长,但整个演出路线才750米;再加上人多费用必然高,所以才削减了演员数目。
武警官兵“客串”文武百官
谈及组织祭天演出,武裁军感慨最深的是一个字:难。
目前,祭天大典是由武裁军等人出具大脚本等设计方案,再找文化公司负责具体执行。最初几年,“每届都由不同单位承接表演。”武裁军记得,从保安公司到学生团体,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沟通不畅,“有些演员对演出内容很难理解。”
为了保证演出的稳定性,2010年起,祭天大典中的多数演员变成了某支队武警官兵,“这样演员的体能和纪律性都有所保证。”他称。
武警官兵参与后,演出的排练就改在了周六日,在部队基地进行。正式演出前,再到天坛公园内熟悉地形和道具。
今年,祭天大典的彩排共进行了四次,最后两次为带妆彩排,已于28日结束。除最后一次,彩排均未设置安保警戒措施,“毕竟我们的目的是服务游客,不能影响观光。”武裁军说。
■ 人物
当了5年“皇帝”的天坛绿化工
仲继先是天坛公园负责绿化的职工,今年30岁。
2009年,原本在祭天大典演出组中担任剧务工作的他被导演选中,扮演了2010年天坛祭天大典中的皇帝,并持续至今。
5年来,他参与的正式演出有50场,“祈年殿一层9个台阶,这么算下来我这几年相当于爬了一座香山。”仲继先笑称。
回想当年,他也不知为何被选中,“接到任务时间已经很紧了。”仲继先回忆,第一年的演出以模仿电视剧为主,“看了很多电视剧和皇帝祭天的资料”。到了真正演出时面对各种各样的镜头,还觉得“挺奇怪的”。
之后朋友们向他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说不够霸气。”仲继先却认为,他扮演的皇帝与其他游园活动中的皇帝不同,不是与游客互动,而是向上天祈福。
“演戏和唱歌一样,得明白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认为,祈谷大典则是为了求得丰收,“所以我全程都要保证虔诚、谦虚的态度。”
所以,尽管在外人看来,仲继先饰演的皇帝只需完成坐轿、行进、献酒等环节,但他还是认为自己饰演的是最辛苦的角色之一,“每场演完都得休息会儿,不然缓不过来。”
而每年演出完成后,“都能瘦个五六斤。”他笑说,“不过,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演下去。”
■ 提醒
每天两场 年票无效
据天坛公园管理处邢先生介绍,初一至初五期间,祭天大典的演出每天进行两场,分别为9时30分至11时10分,13时30分至15时10分。祭天仪仗表演将从西二门斋宫行进至丹陛桥,祭天乐舞表演则在祈年殿前广场进行。
“演出时段内,年票无效。”邢先生介绍,此规定是因为祭天大典演出期间,公园内游客数量暴增或导致安全隐患,但70岁以上老人仍可免费入园。演出结束后,持年票游客就可以入园。
此外,天坛公园还提示游客,祭天大典为户外活动,应注意添衣保暖。
■ 看点
起驾前静鞭祈年殿歌舞
天坛祭天大典由两场演出组成,均耗时30分钟左右。首先是祭天仪仗表演,包括皇帝自斋宫起驾后的静鞭,以及百官和武士列阵行进。期间,将展示旗罗伞盖、罡筒、笛箫、幡幢等仪仗器物。
之后是祈年殿的祭天大典。皇帝进行初献、亚献、终献的过程中,将在祈年殿院内表演祭天乐舞。
昨日,武裁军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了今年祭天大典最具观赏性的几个看点。
1 静鞭
静鞭的意义在于开道,提示皇帝将出现。
祭天仪仗中,皇帝起驾前将进行静鞭表演。演员手持两米长的鞭子挥舞三圈,且甩出声响。据武裁军介绍,按清代规格,鞭子的长度应为一丈二(3米多),但为了安全,选取了2米的长鞭。
2 大臣撞肩礼
祭天仪仗到达丹陛桥后,将在100米的范围内,由八对“大臣”进行撞肩礼的表演。据介绍,此为满族男子见面时,互致问候表示亲热的方式。
3 祭天乐舞
今年的祭天乐舞有三场,分别为武士舞、武功舞和文德舞。
武裁军介绍,清代皇帝祭天时,会先进行武功舞,以显示征伐得天下,表演中武生手持武器和盾牌,因而又称“干戚舞”。而文德舞的表演者则需手持羽毛和笛子,表示以文治天下之意,又名“羽乐舞”,两场舞蹈时长均为5分钟左右。
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摄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