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顾过去百年,政治一度在很长时间里深刻影响着奥运。二战、冷战、局部战争,先后以各种形式为奥运会打上烙印,成为“奇葩”的奥运历史。
1952年 赫尔辛基奥运会
东西阵营运动员分开睡
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二战前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当时希特勒已经上台,并出台了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迫害政策,犹太运动员被挤出德国奥运代表队的队伍。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捷克和荷兰等地,都出现了犹太人和犹太团体组织的联合抵制运动。但最终这些国家仍然派出了代表队。这届奥运会成为纳粹德国的一个宣传工具,1954年庆祝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时,国际奥委会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认为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喧嚣气氛笼罩了这届奥运会,产生了可悲的后果。
此后的两届奥运会,都因为二战而停办。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在废墟过后的伦敦如期举行。此刻,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战争对奥运的影响仍在。德国和日本未被邀请参赛,前苏联得到邀请但却没有露面。战争造成了物资匮乏,为了缓解伦敦的压力,所有运动员都要自带食物。这届奥运会也没有兴建任何新场馆,男运动员被安排在军营,而女运动员则入住伦敦一所大学。
到了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则又被冷战的紧张气氛所笼罩。联邦德国第一次参赛,前苏联也回归奥运赛场。两大阵营的对立,令住宿成了大问题。苏联最初甚至打算让自己的运动员住在列宁格勒,然后每天用飞机将参赛选手送到芬兰。最后,芬兰方面只好安排了东西两大阵营分开住宿。
1956年 墨尔本奥运会
苏匈运动员“水中血战”
第一次遭到国家层面抵制的,是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而东道主澳大利亚也最为冤枉,众多国家抵制奥运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没有一项和澳大利亚有关。
在墨尔本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英法支持以色列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入侵了西奈半岛。虽然很快英法就同意了停火协议,以色列也同意撤出西奈半岛,但是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仍然因为这场战争而不愿和英法同台竞技,三国最终拒绝参赛。
就在苏伊士运河战火连绵的时候,苏联出兵匈牙利,镇压了匈国内一次反对亲苏政府的抗议行动,造成了数千名匈牙利人被杀。为了抗议苏联入侵匈牙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士拒绝参加奥运会。而瑞士的遭遇最为戏剧化,此前他们一直犹豫要不要抗议苏联出兵,到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2天时间时,终于下定决心还是参赛。不过此时已经订不到机票,最后只好弃权。
在多个国家的抵制下,墨尔本奥运会还是如期举行了。但这并没有结束,苏联和匈牙利之间的冲突,被搬到了奥运赛场上,直接引发了一场“水中血战”。
两支队伍在水球比赛的半决赛中相遇。匈牙利水球运动员们把比赛视为挽回国家尊严的机会。比赛一开始就呈现出白热化的局面,大量拳打脚踢随即出现。当匈牙利以4∶0大幅领先时,前苏联的水球运动员打中了匈牙利明星队员扎多尔的右眼,流血不止的扎多尔只得退出比赛。愤怒的支持者们冲进游泳池,而为了避免骚乱,警察甚至进入比赛场地驱散观众,比赛也被提前结束。
1980年 莫斯科奥运会
英法代表团拒带国旗
但和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比起来,墨尔本还应该感到庆幸。这届奥运会,有五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拒绝了莫斯科的邀请,这届奥运会成为遭最多抵制的奥运会。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由此直接影响到了次年的莫斯科奥运会。
1980年元旦前夕,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就发表声明,称如果苏联军队不撤出阿富汗,美国就将全面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但是苏联不为所动,认为政治色彩不应带入奥运之中。于是卡特宣布,美国将抵制本届奥运会。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制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最后,在国际奥委会已承认的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中,参赛的仅有81个代表团。即便参赛国中,一些国家也表达了抗议。在开闭幕式中,包括英法、西班牙和瑞士等在内的16个国家没有使用本国的国旗和国歌,而是使用奥林匹克会旗和会歌代替。10支队伍只有旗手一人,运动员都没有出场。新西兰代表团入场时甚至打出了黑色五环旗。因为很多国家没有使用本国国旗,以致在一些颁奖典礼上出现了同时升起三面奥委会会旗的场景。
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
苏联“怕危险”拒与会
不过,四年之后,莫斯科就把它受到的抵制,还给了洛杉矶。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行。当年5月,苏联公开宣布,因为担心美国无法保障苏联运动员的安全,所以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苏联的倡议,得到了保加利亚、民主德国、越南、老挝、匈牙利、波兰、古巴等14个国家的响应。这些国家都没有派出参赛队伍。虽然抵制国家比1980年要少得多,但是很多拒绝参赛的国家都是体育强国,导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了一次残缺的奥运会。
而伊朗,既没有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也没有参加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因为伊朗认为,美苏两国都是“恶魔”。
冷战以后,随着全球政治气候的“转暖”,奥运的政治色彩也大大减弱。不过,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还是出现最具夺金实力的伊朗柔道运动员,因为不愿意和以色列选手同台较量而宣布退赛。(高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