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重点

北京“幼升小”“小升初”改革之路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从2006年中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起,根据法律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地应按户籍和居住地将学生分别划归对应学区,学区内小学生都可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片区所属公立中学学位的电脑派位(也称大派位),根据学生所填志愿随机分配录取名额,这也是多地政府认可的主流招录模式。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6年以来连续多年逐渐调整完善,北京已基本建立起以免试、就近入学为核心,以区县政府负责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2006年

  ●小升初推十种入学方式

  2006年北京的“小升初”采取多种入学方式,其中,东城和西城全区范围内、朝阳和丰台的两个学区片和海淀的山前区域实行“电脑派位”的方式。其他区县则根据各自情况采取划片分配入学,就读文艺、体育、科技特色校或传统项目校,就读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外语实验校等十种入学方式。

  ●2007年

  ●部分学校采用电子学籍

  2007年,北京市在“小升初”政策上出台了一些新举措,跨区县择校和划片入学上采用电子学籍的方式控制和管理跨区县流动。另外在跨区县择校上也有了新的措施,市教委把权力和责任更多地下放到了区县招生部门。也是从当年起,北京提出将用2-3年时间逐步取消各类实验班。

  ●2008年

  ●明确市区两级招生责任

  2008年的“小升初”政策对文体科技特长生的入学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北京对市、区两级责任作了明确划分,其中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相关政策,统筹和指导工作,加强对入学招生工作的督察。各区县“免试、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小学、初中招生入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区县政府组织实施。

  ●2009年

  ●义务教育取消实验班

  2009年北京市小学入学和初中入学的基本入学方式为免试和就近入学。市教委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收取报名费。2009年北京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种重点班、实验班。各区县要科学划定区域内学校对应的服务片,学校首先接收本片内学生。

  ●2010年

  ●学校须先收片内学生

  2010年北京小升初政策规定,每所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公办中学都必须承担划片就近入学的任务。各区县教委在制定本区县入学工作方案时,要为本区县内每一所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划定入学范围,保证附近学生均能就近入学。各中小学校必须首先接收服务范围内的学生。

  ●2011年

  ●新东城西城政策调整

  2011年由于东城和崇文、西城和宣武合并,市教委政策规定,对于新调整的行政区,入学政策要统一颁布,逐步调整到位,具体实施办法由区教委制定。

  ●2012年

  ●严控学生跨区县流动

  2012年,市教委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应首先接收服务片内学生,针对跨片流动将严格审核。

  为了降低跨区择校比例,当年的小学入学和“小升初”,市教委首次要求各区县教委建立控制跨片流动审核制度,严格控制学生跨区县流动。当年各区县对小升初跨区跨片政策收紧,跨区跨片人数下降。

  ●2013年

  ●信息联网防重复报名

  2013年,北京“幼升小”网上信息采集系统在六城区推广并实现联网,防止有学生重复报名或跨区择校。城六区网上信息采集系统联网后,每个学生只能有唯一一个登记号码。

  2013年的“小升初”政策中则明确,初中仍按区县教委确定的划片入学、电脑派位、小学与初中对口直升等方式接收学生。

  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