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热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热点
下一篇

降低车内PM2.5 首选“内循环”

实验发现内循环最能降低PM2.5,但仅适合短途行车;长时间行车应交替使用外循环和内循环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昨日,石景山,打开内循环通风15分钟后,测试仪器显示车内PM2.5值降为109。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近几天,严重的雾霾让大多数外出的市民戴上了口罩,但在私家车里,戴口罩的驾驶人就比较少。有网友支招称,开车时打开汽车空调,通过汽车空调滤清器就能够减少车内空气的PM2.5浓度。这一说法是否可靠,雾霾天行车时如何才能降低车内空气污染?昨日,新京报记者与达尔问环境研究所共同在车内进行了多项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在车内PM2.5浓度达到700微克/立方米的情况下,采用内循环能够在15分钟内将车内空气PM2.5降低到109微克/立方米。

  ■ 分析

  长时间“内循环”也易降低空气质量

  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车内人员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造成车内氧气含量下降

  昨日,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的赫晓霞博士分析称,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内循环方式可致车内PM2.5浓度显著下降。但如果持续使用,应注意车内人员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同样能降低空气质量。

  汽车空滤网在持续污染中过滤能力有限

  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的赫晓霞博士称,在室内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PM2.5微粒浓度会下降,这也是经常提醒人们雾霾天不外出的原因。实验一,PM2.5的浓度从测试开始的719微克/立方米降至15分钟的421微克/立方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到421微克/立方米,这一浓度也是相当高的,对人体健康会有影响。因此,认为即使在严重雾霾下车内空气也是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保证健康,在雾霾天气下,车内人员也应该做好防护。

  汽车空调滤清器能过滤从外界进入车厢内部的空气,一般的过滤物质是指空气中所包含的杂质,微小颗粒物、花粉、细菌、工业废气和灰尘等。

  实验二,车内PM2.5的浓度从测试开始的650微克/立方米迅速下降到5分钟后的205微克/立方米,从严重污染下降到了重度污染级别(24小时平均浓度标准计算)。可以看出车内的空滤装置对净化PM2.5颗粒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但是之后的10分钟,PM2.5浓度仅下降19微克/立方米,仍处于重度污染范围内。可见汽车的空滤滤网毕竟不是空气净化器滤网,在外部空气污染源持续进入的情况下,其过滤能力有限。持续使用外循环,车内空气的PM2.5浓度也会在一个较高水平。

  “内循环”15分钟即可有效提升空气质量

  实验三,开始的5分钟也像外循环一样,PM2.5浓度迅速从严重污染下降到重度污染水平。但不同的是,继续使用内循环,车内空气的PM2.5浓度继续显著下降。15分钟后,车内PM2.5浓度已经接近100,达到轻度污染水平。这说明,在没有外来污染物的情况下,内循环能够持续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车内PM2.5浓度会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

  但也需要注意到,持续使用内循环,没有外部空气进入,车内人员的呼吸会造成车内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同样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因此,赫晓霞表示,在严重雾霾时短途行驶中,可以持续使用内循环;如果是时间较长的驾驶中,应该在外循环和内循环中切换使用,在保证有一定新鲜空气的境况下让车内的PM2.5浓度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关窗不开风降污效果最差

  实验设备:

  汽车一台,在4S店定期保养,按里程更换汽车空调滤清器滤网等部件;LD-6S多功能激光粉尘仪一台

  实验环境:

  昨日12时,石景山鲁谷地区,室外空气中PM2.5浓度达到728微克/立方米,根据国家标准,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250微克/立方米就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

  实验过程:

  实验一,测试汽车在行驶/怠速过程中不开窗、不开内外循环风的情况下PM2.5的浓度变化情况;实验二,测试汽车在行驶/怠速过程中开2档外循环风(空调从车外进风)的情况下PM2.5的浓度变化情况;实验三,测试汽车在行驶/怠速过程中开2档内循环风(车内空气循环使用)的情况下PM2.5的浓度变化情况。

  每组分别在0、5、10、15分钟测试PM2.5数值。

  实验结果:(见表格)

  新京报记者 饶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