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曾三次提交议案,建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
昨日,全国人大审议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决定草案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草案,引发强烈关注。得知这一消息,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赵龙都感到非常高兴。
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们多年的呼吁关注的话题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201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昨天,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邹建平说,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进行国家公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声音,同时也是对民众的警醒,体现全国上下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同时又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力量。
赵龙早在2005年就提交同样的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同时还建议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两会,赵龙再次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警示性文化遗产。
昨天,赵龙对记者表示,虽然时隔九年,但相对于公祭日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九年并不算长。
“地方行为升级为国家行为”
新京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草案,有可能将以立法形式来确定公祭日,你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感受?
邹建平:我内心非常欣慰,这个应该要变成国家公祭。现在既然国家已经在做了,我觉得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新京报:有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邹建平:之前就有很多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但更多的仅仅是南京市的一种地方行为。现在把这种纪念升级成一种国家的行为,发出的等于是国家的声音,对公民来说,是一种警醒,让大家牢记那段悲惨岁月不仅是南京一个城市的灾难,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和灾难。
此外,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耻辱日”来称呼这个日子,现在把它改掉,情感上大家不会再那么压抑。以前都认为南京是一个悲情城市,原来的纪念活动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哀悼,整个气氛是比较悲伤的。我认为现在的公祭除了怀念那些死难者,还可以借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
还有就是对生命的敬畏,无论是对活着的人还是对死去的人。这种活动能让大家感到一个民族对生命的珍重和敬畏,以及不忘却死者的情怀。
“希望至少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席”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你很早之前就有这方面的呼吁,为什么提议设置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邹建平:一方面,我是南京市人,而大屠杀就发生在南京,每年的纪念活动也都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也认为这些活动层次还不够高,所以他也希望我能够把这个议案带到人大上去。我跟他一拍即合,便做出了这个呼吁。因为这种活动确定为国家公祭之后,它意味着对生命的敬畏,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
每年有一次活动来纪念这些死难者对一个曾经饱受侵略苦难的国家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在高校工作,每年都会通知和安排一部分人去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有的时候我也参加。但是每年汽笛和警报拉响的时候,我都会听到,所有的南京人都会听到。
我想很多普通群众每年到那个时候,感觉都一致,那就是历史不该被忘记,作为人大代表我有这个义务来传达民众的声音。
新京报:当时你在议案里对出席领导的级别也做了说明?
邹建平:是的,国家领导人各方面工作很繁忙,不是非常有把握他们能不能出席,所以我当时建议至少能够有一位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因为既然是国家公祭,希望至少要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席。
“原本今年还要提,现在不用了”
新京报:议案提交后,得到了怎样的反馈?
邹建平:全国人大一直没有完全采纳,但是认为我的这个想法很好,会认真地研究,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新京报:何时得知提议会有实质性进展?
邹建平:议案没有收到明确的答复,只是江苏省人大传递给我一个信息说,可能被采纳。
新京报:接下来您还会为纪念南京大屠杀做些什么?
邹建平:年前我和朱成山馆长商量会在今年两会期间再提一个议案,即把9月3日确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办一些纪念活动。
我原打算今年两会上将提交这个议案,材料都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这个消息出来后,我和朱馆长都非常高兴,同时也觉得非常巧,这样今年就不用提这个议案了。
国外一些二战纪念馆是“国家级”
新京报: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好像还不够快?
邹建平:是这样的,像一些和二战有关的惨案,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等,它们的纪念馆不但是国家级的,而且已经申报了世界记忆遗产,并且每年举行国家公祭。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早有定论,所以这次全国人大审议决定草案是个信号,进一步明确历史真相,在更深的层面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
新京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边会有哪些进一步动作?
邹建平:我注意到这几年一直在扩大面积,今年上半年有一些新的地方会完工。如果作为公祭的场所,我想还会有进一步的计划。只要国家公祭确定下来了,扩充、改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认为是不成问题的。现在他们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而且已经在做了。 新京报记者 林野
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那苦命的爸爸,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侵华日军)根本不是人,往父亲身上戳了好多刀。如今国家将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决定太好了,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个重大的安慰,我们非常拥护。
——8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
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举行国家公祭,就是要告诉所有的人,那段地狱般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4个亲人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这种心灵上的创伤伴随了我一生。每当这个日子,我都会想念亲人,痛恨日本兵。这样苦难的历史一定不能重演。
——9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杨翠英
设立国家公祭日,表明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既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世人的警示。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与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做斗争,为维护历史公正而努力。尽管我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依然会坚持下去!
——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据新华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