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文化新闻·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文化新闻·艺术
下一篇

艺术家天坛“祈祷蓝天”(2)

20余位自发参与,用行为艺术呼吁公众增强环保意识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有的艺术家手持阳光灿烂的风景明信片与当前的雾霾天形成鲜明比照。 吴迪 摄
尹秀珍1995年行为艺术《洗河》关注成都府南河水污染。

  (上接C08版)

  ■ 经典案例

  尹秀珍、戴光郁关注水污染

  聚焦污染、关注环境问题似乎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之一。艺术评论家杜曦云告诉记者,在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是当代艺术家表达的主要问题,其包括了摄影、装置、行为艺术等。

  上世纪90年代,不少国内艺术家已经用艺术作品表现环境破坏问题。类似艺术家尹秀珍1995年的行为艺术《洗河》便是因为当时成都府南河和全国的许多河流一样,污染非常严重。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尹秀珍借用现代工业手段将府南河河水取出了十立方米,在冰厂制成冰块,然后再运回到岸边以清水加以洗刷。过路的行人和市民见状也纷纷参与其中。

  艺术家戴光郁1995年也创作了《久已搁置的水指标》。在整件作品中他拍摄成都市民的黑白照片,放大后陈列于医用盘子上,再注入成都市府南河被污染的河水,让市民头像照片浸泡其中。展示七天,照片一天天被腐蚀,开始变得斑驳、残损,最后变成一张没有形象的黄色相纸。作品用科普展示的方式,在不动声色的直观之中,向市民提出城市环境生态问题。

  而摄影师卢广更是在2009年凭借《中国的污染》专题,成了中国大陆首位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人。

  相比之下,艺术评论家杜曦云告诉记者,此次艺术家针对雾霾所做的艺术活动其表达方式更加简单直白,提出环境问题的同时提倡大家关注健康,要有防护措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