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7:北京新闻·城事

“我是谁?”

男子称幼年被拐卖后失去记忆,靠别人身份证生活,已报警寻亲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月27日,张哲(化名)搀扶前来认亲的尉女士及其老伴离开广安门外派出所。警方告诉他们等待亲子鉴定的最终结果。

  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不知道家人是谁,家在何方。足以证明他身份的身份证,却是捡别人的。“我是谁?”独居北京7年,这个念头不断萦绕,他选择了求助:报警、寻找媒体……

  这名叫张哲(化名)的年轻人现在只知道,自己年龄在20岁左右,年幼被拐成为乞丐,10岁时受到毒打,丧失记忆。

  今年2月23日,张哲向公安机关报案。他说,警方已提取他的血液样本和指纹,在“打拐”DNA数据库进行对比,还没有找到相符样本。不过张哲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已有人前来认亲,亲子鉴定正在等待最终结果。

  怕假身份露馅地下室“蜗居”7年

  张哲的同事,没有人知道他的假身份,也没有人去过他的家。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的张哲,在同事们的眼中低调温和,工作努力。他们称呼张哲时,用的是他身份证上的另一个名字。

  这张身份证,除了姓名是别人的,住址也是他从未去过的湖南。照片中的人像圆脸、厚唇,与面庞削长的张哲没有任何相像之处。“有一次拿着这张证去办银行卡,银行的人说要去后台核对,我赶紧离开了。”张哲回忆。

  张哲称,3年前他来到这家公司上班,办理入职手续和社保时,用了这张捡来的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

  张哲住在西城区广安门附近一处约8平方米的地下室里。房间墙壁发黄,照明来自挂在屋顶的节能灯,取暖靠一个小型电热扇。房间里除去床、书桌和衣柜,剩下的空间不到2平米,身高1米73的他走进去后,空间几乎被填满。

  “过年时,我会告诉同事回老家,然后关掉手机回来,在电脑上看电影度日。”张哲称,租房要用身份证,为防止被发现冒用身份,在北京7年来,他一直住在这里。

  “我跟这的房东很熟”,张哲说,房东平时只负责收钱,对身份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张哲的房东称,租房时曾看过他的身份证,但细节已记不清,但自入住后就没再看过。

  其实,即便能用假身份证买到火车票出行,张哲也没有目的地,不知道亲人在哪,家在何方。

  致信打拐办称被拐后遭毒打失忆

  “我不想一直用别人的身份和户籍,永远像影子一样生活着。”今年2月28日,张哲在写给公安部打拐办的一封信中写道。

  在张哲居住地下室的柜子里,放着一沓打印出来的求助信,他在背包里总备有几张邮票,一有时间,他就把这些信寄给各个部门,但都没有回音。

  “在火车站旁边,趴在地上向别人要钱”,在这些求助信里,张哲尽力去拼凑出之前的记忆片段:2001年他大概10岁时,被一名人贩子带到深圳,并强逼他向别人乞讨,其间经常遭到殴打。“有一次打得很严重,我昏迷了很久,头部受到比较严重的创伤”,张哲说,这次毒打之后,他就记不得之前的任何事,包括自己的家和名字。

  记者看到,在张哲的手、脚、腿、额头,都留着大小不等的疤痕。“我怕回到那个时候。”张哲声音有些哽咽,他使劲睁大了一下眼睛,抬起头长叹了口气。他说,也是在2001年,自己趁人贩子不注意时逃离,之后四处流浪。

  对于张哲的情况,湖南省脑科医院前副院长郭田生认为,如果殴打造成大脑中的海马结构受损,昏迷后人会失去记忆。“当时如果得到治疗,还有可能恢复记忆。”

  “我来北京前捡到过一个钱包,里面没有钱,但有身份证”,张哲称,在他7年前来北京时,这张身份证上的人,成了现在的“自己”。

  在入职目前所在的房地产公司之前,张哲说自己在一家KTV当过服务员。新京报记者按张哲提供的KTV地址寻访,发现该处已成为一个卖茶叶的商城,附近卖彩票的老板证实,KTV已经关闭了一年多。

  张哲坦言,他现在每月基本工资5000元,加上提成有时还会过万,基本上衣食无忧。但他最期待的,还是找回自己的身份,摆脱“隐形人”的生活。

  与认亲者做亲子鉴定盼为父母尽孝

  目前,能为张哲所说的情况提供旁证的,只有一个人——莫中权。

  在深圳的时候,张哲结识了同为乞讨者莫中权,两人通过QQ等方式一直保持联系至今。

  莫中权回忆,他遇到张哲时,对方只有十岁左右。因为长得比较瘦,其他乞讨者都叫他“小瘦子”,张哲则叫他“莫大哥”。莫中权记得,当时张哲提到过自己的遭遇,但当时自己并没有问下去。

  莫中权说,去年末他和张哲聊天,问对方过年回不回家。张哲说“不回,没有家”。详谈后,莫中权知道张哲的情况后,邀请他一起过年。

  张哲称,他后来用假身份购买了火车票,前往贵州。

  “我们一起吃饭,他喝了酒,说着说着就哭了”,莫中权说,今年除夕当晚,在自己贵州家里,张哲提起身份的事很伤心。

  今年2月,张哲决定报警,尽管可能因此会失去工作和住处。

  张哲称,他在2月23日前往西城区广外派出所报案,民警提取了他的血液样本和指纹,说会在“打拐”的DNA数据库进行对比,看看能否找到线索。当天晚上自己被告知,没有找到相符样本。

  2月27日,新京报记者随张哲前往广外派出所做笔录。当民警询问张哲用不属于他的身份证做过什么事,他强调自己没有做过坏事,“还帮他缴了五险一金。”

  广外派出所民警表示,因为以前没有遇到过,已经将张哲的情况上报。

  张哲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来自山东的尉女士联系了他。“长得像,失踪时间也接近”,尉女士认定张哲就是自己失踪的儿子,陪同尉女士来的老乡也连声称“像!”

  据尉女士说,2000年的一天,她12岁的儿子放学后就再也没回家,此后一直寻找未果,她多次想像着儿子回家的场景,还因此自杀过两次。

  目前,广外派出所已经为他们做了亲子鉴定,正在等待最终结果。

  户籍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中国公民都应该有自己的户籍,张哲的情况非常罕见。“如果亲子鉴定不符合,尉女士又愿意,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不违法的前提下特事特办。”

  “我渴望向父母尽孝”,张哲说,即便最终无法确定尉女士是自己的亲人,也希望能把户口落在尉女士家,由自己来照顾她。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李宁

  本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王叔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