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区受助居民不同需求和可提供志愿服务制作“亲情卡”进行“一对一”服务
|
新京报讯 (记者饶沛)“您这个高血压,在吃药的同时,可以配合耳针治疗,降压效果会更好。”昨天下午,在朝阳区左家庄街道三源里社区夏园广场上,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的学生游江南正在为一位社区老人贴耳针。
此外,来自台湾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京城四方爱心“的哥”队、红丹丹助残“心目影院”等30余家志愿服务组织也集聚在广场,提供医疗、教育、助残、关爱等志愿服务项目。同时,朝阳区推出了“邻里守望亲情卡”,让社区志愿者和受帮助对象结对子,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服务。
此次朝阳区在全区推出的“邻里守望亲情卡”,分别向社区志愿者和受助对象发放,根据社区每个居民不同需求和可提供的志愿服务,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匹配服务。卡片内容包括结对双方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并由志愿者签字承诺、标注受帮扶对象实际需求。由于双方基本都在同一个社区,双方都会感觉便利。
目前,朝阳区已实现注册志愿者42.7万人,登记注册爱心单位2064家,志愿服务涉及关爱服务、绿色环保、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多项内容。
■ 个案
“一个电话,
她就帮我拿药买菜”
卞新华是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区退休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多年来,一直义务照顾附近两座居民楼中六七位独居老人。
“我们这里的空巢老人多,一生病没人照顾,躺在床上想喝口水都喝不上。”卞新华说,“看到这些独居老人生活的困难,我就跟他们说,有事就找我。打个电话我就到。我把我的电话写给他们每一个人。”
卞新华成为了签订“邻里守望亲情卡”的志愿者之一。
盲人安永红就是卞新华照顾的独居老人之一。
安永红称:“每次我给新华打电话说需要去医院看病、拿药,她都会按照约好的时间带我去医院。想去超市了,我也找她。有时候家里没菜了,就给她打个电话,让她帮我带一些菜回来。我特别感谢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