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主题

黑人文学:美国文学的光辉一脉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菲丽斯·惠特利1773年出版的《各种题材的诗歌集》是第一本美国黑人写下的作品。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载》,依据一部写于150年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样一部看似遥远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仍然让人觉得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为奴十二载》带给我们一个重新审视美国黑人文学的契机——美国黑人文学不仅是各少数裔文学中实力最为雄厚、成绩最为突出的一个分支,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珍贵财富。

  19世纪:文学与废奴运动的合流

  美国黑人文学从一开始就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黑人女奴菲丽斯·惠特利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出版诗集的黑人女诗人,也是当时出版文学作品的第二位美国女性,自1773年她的《各种题材的诗歌集》问世以来,美国黑人出版了许多独具美国本土特色的奴隶叙事作品。所罗门·诺瑟普在1853年写下传记《为奴十二载》,19世纪被认为是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许多情节取材于这本书。美国黑人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克洛托尔》于1853年在英国出版,作者威廉·布朗曾经是一个黑奴,出逃后成为废奴运动的积极活动家,他在小说中描写了黑奴混血姑娘克洛代尔悲惨的一生。弗兰克·韦伯的《盖瑞家和他们的朋友》(1857)是在美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部黑人作家的小说,讲述北方城市里自由黑人的生活经历,涉及种族通婚题材。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黑人获得解放,但他们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19世纪末,美国南方种族关系日趋恶化,大批黑人从种植园出走,向北方城市迁徙。美国黑人作为具有自我独立存在的自由人真正进入美国的大社会,进入都市,主要是20世纪的事情,与此相适应,美国黑人文学是在20世纪才真正得以蓬勃发展。

  20世纪美国黑人作家涉足各种体裁,他们的作品已成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诗歌方面,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玛雅·安吉罗等人是美国诗坛重要的声音,他们的诗篇大大拓宽了美国诗歌的领域。在戏剧方面,洛兰·汉斯贝丽、查尔斯·福勒、奥古斯特·威尔逊等人的剧作给美国剧坛吹来一阵新风。在小说领域,黑人作家群更是群星璀璨,佳作迭出。

  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

  20世纪文学经历了三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觉醒”的充分表现。当时,一批黑人诗人和小说家会集在纽约的哈莱姆区,他们从黑人生活、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塑造“新黑人”形象。

  左拉·尼尔·赫斯顿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起就开始发表作品,引起人们的注意。她的长篇小说《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1937)从女性的视角探讨婚姻主题,描写黑人女性的精神追求。小说出版时,没有受到当时注重种族平等、社会抗议的批评家的重视,直到女权主义运动高涨的7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

  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出现第二次高潮。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1940)描述了黑人青年比格在恐慌中误杀白人女性玛丽后畏罪潜逃,又将女友杀死,最后被捕获罪,终于被判电刑处死的故事。赖特以空前深刻的笔触描述了生活在白人社会里的黑人的紧张、恐惧和仇恨的复杂心理。拉尔夫·艾里森代表作《看不见的人》(1952)的创作出发点则与赖特的“抗议小说”有所不同,这部小说不乏对种族歧视的揭露和抗议,然而作者着重探讨的是“寻找自我”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小说主人公行踪漂泊不定,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得以观察社会的方方面面。所谓“看不见的人”乃是指看不见的黑人真实自我。在白人社会里,人们对黑人黑色皮肤下面活生生的人性视而不见。詹姆斯·鲍德温是当时美国黑人文学的另一个主要声音,他的处女作《向苍天呼吁》(1953)中私生子的情节具有象征意义。在鲍德温看来,美国黑人是美国文明的“私生子”,其本质是遭遗弃和受辱,但上帝叫黑人受苦受难,只是为了让他能够站立起来。

  赖特、艾里森、鲍德温所关注的是充满男性意识的种族冲突,对于他们来说,种族问题似乎概括了黑人民族的全部生活。美国黑人文学进入70年代以后,掀起了第三次高潮。这次黑色文学新潮的明显特征是由黑人女性作家领导潮流。她们从独特的角度描写女性经验,在抨击种族歧视的同时揭露了性别歧视,或主要反映黑人妇女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斗争。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黑人女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她的代表作《紫颜色》讲述黑人女孩西利亚在被继父凌辱、被丈夫压迫的逆境中努力保持尊严,最终成长为身心独立的女性的故事。沃克所关注的是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的痛苦和艰难。她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歌颂了她们的顽强生活能力与在逆境中奋斗的坚强意志。《紫颜色》获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

  托尼·莫里森:黑人小说新高度

  当代美国黑人文坛群星璀璨,其中最亮的一颗巨星是托尼·莫里森,她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叙述手法的运用上,都将黑人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最蓝的眼睛》(1970)是莫里森的处女作,讲述12岁黑人女孩佩科拉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自己长得丑,渴望拥有一双白人孩子的蓝眼睛,以为这样便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她最后在无助中堕入疯狂状态。莫里森在开始其文学生涯之际,独具慧眼,发现了黑人心灵受白人文化浸染这一遭人忽视的现象。小说中,佩科拉对自己的否定,源于占主导地位的白人文化意识对她的否定。她希望有一双蓝眼睛,这一愿望象征她接受白人文化意识,要用白人眼睛观察世界。《最蓝的眼睛》描写了白人文化冲击之下黑人心灵的扭曲,它告诉读者: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会给黑人带来困惑和错乱,造成人生的悲剧。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始终是从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选取创作题材。她的代表作《宠儿》(1987)取材于真实事件,女主人公赛丝过去是个女奴,曾杀死自己的一个孩子宠儿,以使她免受奴隶制残害。杀婴事件是小说的中心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并非被白人杀死,而是被黑人、被自己的母亲杀害。莫里森选择这一不同寻常的事件,揭露了奴隶制对黑人身心的摧残。小说并没有按事件发生顺序来讲述故事,赛丝被迫杀死女儿这一惨痛事实是在小说人物的只言片语中闪现出来的。《宠儿》里时间错置,对过去的挖掘断断续续,叙述手法奇特。20世纪90年代,莫里森又出版了《爵士乐》(1992)与《乐园》(1998),它们与《宠儿》构成三部曲,形成一个整体,每部小说时间背景相隔约50年,勾勒出一幅美国黑人的百年历史画卷,赢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扬。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也是继赛珍珠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

  历史跨入21世纪,沃克、莫里森等久负盛名的作家笔耕不辍,如莫里森相继推出《爱》(2003)、《慈悲》(2008)、《家》(2012)。新锐黑人作家作品崭露头角。美国黑人作家还会给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带来怎样的惊喜之作,我们拭目以待。

  □王守仁 林懿(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英语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