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费透明防科研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谈到高校科研经费时说,“我跟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有合作,他们买一个六千万的设备,放了五年都没动,没拆过包。”(据《新文化报》)
目前的管理方式,从表面上看很不错,严格执行预算,不至于科研人员乱花钱,可在实践中,却造成更严重的浪费和乱花钱。
如果把经费使用自主权给科研人员,怎么管理?其实,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管理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要求所有科研经费开支全部公开透明。在国外,科研项目给研究人员比较大的自主空间,却没有出现严重的科研腐败,原因就在于所有科研经费开支完全透明,每一项开支的细目都可查。
透明带来高效,也是防止科研腐败的良药,有关方面为何不采用呢?□熊丙奇(学者)
最严控烟,对各方都是考验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从3月1日起实施。经过一周的劝诫期,“最严控烟条例”于3月8日正式进入开罚期。截至8日下午4时,深圳六大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464人次,共处罚37名烟民,现场罚款1850元。(据《南方都市报》)
深圳此举,对执法者而言,首先迎来的考验就是对法律具体制度、执法尺度的把握是否准确,对法律精神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大的考验则在于执法是否能够持之以恒,避免陷入如同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那样的运动式执法怪圈,是否能实现常规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的长效整治。
对于条例本身更是考验,执法实践是检验法律实效的重要标准。法律是否因不明确给执法和守法带来不便;法律是否进行了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是否构建了精确到每个零件的严密体系;在提高执法成本、效率方面有无有效预设。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在执法实践面前暴露无遗。
也许通过立法赋予其他执法机构相关强制执法权,才是长久之计。□舒锐(法律工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