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徐徐展开的画卷,时间与历史变幻交织于旅游目的地的天地之间,也引出了“文化与旅游”的一系列话题:作为“旅游的灵魂”的文化该如何表达?旅游文化的投资、旅游文化与旅游消费心理之间的博弈互动……为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帅元。
【对话人物】
梅帅元,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著名旅游演出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2002年起创造了山水实景演出形式并邀请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一起在中国桂林制作并实施了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2004年正式公演。此后陆续制作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井冈山》、《天骄·成吉思汗》等实景演出作品。
实景演出不能仅盯着门票经济
新京报:在景区升级更新的过程中,实景演出算是一个法宝还是锦上添花?
梅帅元:不一定。大型实景演出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一味拷贝其他景区的成功模式,一定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市场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挖掘本土文化并非简单的临摹和复制。旅游城市的核心资源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关键在于如何找准自己独特的城市气质,让旅游文化市场和本土文化形成有效的互动。
气候对于露天实景演出影响也很大。比如,《天骄·成吉思汗》每年就只能演三个半月。
新京报:演出时间受限,《天骄》的投资者是怎么考虑的?
梅帅元:实景演出不能仅仅盯着门票经济,它一定要有相关的延伸产品和消费。景区附近可能有旅游地产、度假村等其他配套,游客的吃、住、行可能拉动一条产业链。当然,也有的景区通过其他方式来留住游客,现在很多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商场、游乐场、温泉等等,都是一种手段。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新京报:怎样考虑旅游景区更新升级中应注意的环保条件?
梅帅元:实景演出是没有围墙的剧场,演出就在自然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对这一点,投资者和政府要达成默契。像《印象刘三姐》,歌圩几乎全部被绿色覆盖,里面种植有茶树、凤尾竹等,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不对环境造成影响;水上舞台全部采用竹排搭建,不演出时可以全部拆散、隐蔽,对漓江水体及河床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观众席依地势而建,梯田造型,与环境协调,同时也考虑到了行洪的安全。
《旅游法》对实景演出影响不大
新京报:《旅游法》出台后实景演出市场有没有受到影响?
梅帅元:实景演出主要依靠团队市场,游览完一天累了,晚上看个演出可以放松一下,游客有这个消费需求,而且这个消费的性价比不错。总的来说,《旅游法》对旅游演出影响不大,前提是这个演出品质必须有保证。
新京报:会不会有观众觉得各种“印象”看不懂?
梅帅元:不要把旅游演出想得太高深,好的演出用最朴素的生活素材,激起每一个观众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感受。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