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马方应公布更准确 失联飞机信息

2014年03月1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议论风生

  马航MH370客机失联,全体乘员至今下落不明。据报道,在超过100小时的搜救过程中,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投入飞机30余架,船只40余艘,并调动了多颗卫星,动用了海、空、天、陆立体搜索手段和各种高科技装备,并扩大了一倍的搜索半径。

  多国联动,对客机可能坠落的海域展开立体式拉网搜救,其搜救行动规模无疑是罕见的。而这,也是涵养国际人道主义合作的契机。

  应看到,此次联合搜救过程中出现了些问题:马来西亚方面始则迟报信息达5个多小时,继而多次发布混乱、矛盾的信息,就连客机空中是否折返等问题,也是辟谣复澄清。如今调查工作已陷入瓶颈,一方面,新线索迟迟找不到,另一方面,马方在公布信息方面仍像挤牙膏般,语出多门,分歧反复。提供信息混乱,已影响了各国搜救效率;现在又因“折返可能”将搜救范围扩至马六甲海域,更是在延滞搜救时机。3月12日,中国外交部就表示,已通过外交渠道要求马方立刻核查有关“折返”的传言,作出相应部署,扩大搜救范围,尽全力推进搜救工作,并及时向中方通报有关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参与搜救的各国都希望,马方能更准确、更及时地公布和提供相关信息,减少搜救过程中的不必要挫折和资源浪费。而搜救救援上的齐心协力,汇流之下,也能发挥更大作用。

  平心而论,此次MH370失联事件事发仓猝,又发生在两个空管区结合部,且是通常事故率较低的航线巡航段,搜救不易。若相关各国在救灾合作方面存在既定、成熟的协调合作机制,或能在短时间内更好地协调各国搜救力量,争取宝贵时间。

  而从此次MH370搜救所遇到的困难可知,南海及周边海域联合搜救机制的常态化落实,与实际需要间仍存在落差。就救灾合作而言,人道主义需求是最迫切的需要,希望此次失联客机搜救,能推动相关各国间就联合搜救机制常态化达成更多一致,也成为创建和升级南海地区各国合作机制的重要切口。

  □陶短房(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