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名片】
白宏宽
生于1958年12月;
1978年参加工作,任语文教师,学校团委书记;
1992年调北京市九中任党总支副书记;
1996年组建京源学校,任书记;
2003年改任京源学校校长至今。
【校长素描】
初见白宏宽,感觉他不苟言笑。1个小时对话中,仅有一次,微笑不经意掠过脸庞,但一闪即过。“他时刻在思考问题。”一旁的副校长简道寅解释道。
简道寅说,作为校长,白宏宽还开设了选修课,这学期是“论语选读”。“一是可以直接面对学生,可以听见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需要和意见,也可以对比这种选修课程跟常规课程有什么不一样。”白宏宽说。
北京京源学校从1996年创办至今,初创人之一的校长白宏宽,已陪伴学校走了18年。他教育职业生涯的一半时光,都投在了这里。
18年来,忍住学生“逃跑”、家长“白眼”,京源学校由一所定位在“孩子不学坏,升学能考个好学校”的初中校,发展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学校,高考重点率从个位数,提升到去年的100%。
回忆当初,从石景山唯一的重点中学党委副书记,主动请缨到新建小区配建校做“拓荒牛”。白宏宽说,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一直以来,自己心目中都有一个建设好学校的理想”。
重点校调任小区配套校
90年代中旬,石景山东部地区(鲁谷地区)只有一所中学。1996年前后,石景山区东部地区大发展,新华社等一批单位纷纷入驻,近5万新居民要入住到该地区。那时,很多入住居民的孩子每天要坐班车到城中心学校上学。
在这个背景下,石景山区决定在东部地区兴办一所好学校。1996年,京源学校作为附近小区的配套学校成立。
那年,白宏宽38岁,是当时石景山区唯一的重点中学北京市九中的党委副书记。同年,他跟北京市九中副校长麻宝山一起,被调入京源学校,分别担任书记和校长。
区内教育布局调整,让白宏宽踏进京源学校;而倒退19年前,也是个机缘巧合,让他踏进教育圈。1977年,正面临高中毕业的他,本要去外地读书。学校领导找他谈话,说要选一批人当老师。作为学生干部的白宏宽爽快地答应了,三个月培训后,1978年他做了一名语文老师。
从学生逃跑到主动择校
京源学校刚成立时,从初一年级开始招生。但白宏宽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次招生时,一共180个名额,真正来报到的,只有147人,“剩下的学生提出各种理由要求转学。”当时,新建的京源学校没有对口小学,生源除周边居民外,还有其他学校分配来的学生。而提出要走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优秀学生。
“没有毕业生,没有中、高考成绩,老百姓看这个学校看什么?只有从校风上让老百姓看到耳目一新。”白宏宽说,京源学校一建校就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师生两个方面,让社会感受到这个学校“从严治校”。
第二年,仍有学生要求转学,但人数有所减少;第三年,要求来的学生已经大于学生招生计划数……之后,学校招生规模从最初的4个班扩大到8个班,最多达到10个班。除了石景山区内生源,周边海淀、西城、丰台、门头沟的生源,也愿意择校来京源学校。
建成15年一贯制学校
但白宏宽并不满足,他希望把京源学校建成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学校。这个想法也得到了石景山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石景山东部地区不仅缺少好学校,还缺少好高中,区里生源大量外流,缺少好高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京源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一贯制办学的架构正式完成。这不仅是石景山“独一份”,在当时的北京市也只有几家。不过,高中部成立前三年,生源全区垫底,高考成绩也不乐观。
只招本校生源创品牌
“办学历史短,社会影响力小,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源状况。”2003年,白宏宽由书记转为校长,正赶上出生率下降、考高中人数逐年减少的阶段。就在这时,他大胆地提出一个策略:停止全区招生,只靠本校生源,提高学校质量。
2003年起,京源高中部开始不招外区、外校学生,只招本校初中毕业学生,“我们也并没有不让大家考别的学校,当时我们鼓励学生,能考市重点的,尽管考。”白宏宽说,但那时学校也尽可能动员中上水平学生留下。
高中小班化扭转质量
这种改革一开始就遭遇了生源骤降。第一年,只招上来37个学生,加上借读生等,一共才50多个学生,而过去,一个年级要有近200个学生。白宏宽说,当时学校和老师都面临很大压力,“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老师工资和教课数量是挂钩的。”
一位京源的老师记得,当时他教的班里只有几个学生。“一开始还真不适应,但校长跟我们说,即便有一个孩子,我们也要把一个孩子教好。”
这届学生高考时,高考成绩已经超过了区重点校,仅次于市重点。白宏宽说,2003年首批高中生高考时,学校高考重点率只有5.7%;到了2007年,本科率达到100%,重点率超过了一半;2013年,高考重点率达到100%。
“我们要有一种志向,并且变成老百姓的信念,上了京源的高中就等于上了好大学。”白宏宽说。
■ 对话
有好生源也要会加工
新京报:你认为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白宏宽:办好学校的标准不是有了好生源才能把学校办好,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才是好学校的标准,学校要有加工能力。
新京报:学校高中部今后还不对外招生吗?
白宏宽:去年就开始向区域内招生,但由于学校录取分数线比较高,为515分,外校考进学校的人数不多。我们高中现在仍然实行小班化教学,平均人数在30人左右。随着家长的要求,之前我们每年高中招生计划招100人,今年扩大到120人。
新京报:学校越来越受欢迎,是因为学校的中、高考成绩?
白宏宽:考试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校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发展条件,比如学校开设了丰富的学生社团,单初中部就40多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社团,这些社团是学生们自主选择的。每周一下午是高中社团日、周三下午为初三社团日、周五下午是初一初二社团日,三节课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