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编剧处在食物链最下层,怎么破?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漫画/高俊夫

  【尖峰话题】

  近日,宋丹丹一句“拍戏不用剧本”的言论在编剧圈引发争议,并有当事人几度“言语交手”。其实编剧们像处在食物链最底层的浮游生物,既无足轻重又极度被需要,因为位于顶端的“高等生物”——那些明星——必须不断地、暗暗地靠他们喂食才能屹立不倒。

  关于宋丹丹和编剧宋方金就《美丽的契约》创作问题展开的一系列争论和探讨,我一直热切地关注着。这其中最核心的话题,也是宋方金明确提及的,就是演员和剧本的关系问题,在目前中国影视界尤其突出。

  虽然大家口头上都喊着“剧本是一剧之本”,但实际上,编剧仍然是整个链条中最没有话语权也最没有安全感的角色。他们像处在食物链最底层的浮游生物,既无足轻重又极度被需要,因为位于顶端的“高等生物”——那些明星——必须不断地、暗暗地靠他们喂食才能屹立不倒。

  宋丹丹无疑是有才华的演员,她自己就具备相当的创作能力,不会完全按照剧本演出,这毋庸置疑。但常年累积的小品表演习惯也无疑限制了她的眼界,如宋方金所说,她需要的只是“借助”角色,发挥自己最擅长也最有魅力的部分,既不会听从“角色”的需要,更不会听从角色背后创造者的指引。好在她本人能够做到“救场”、“圆场”,普通观众不会意识到幕后创作层面的篡改。

  不幸的是,中国一大批远远不如宋丹丹那么有技巧、有经验的影视演员,比宋丹丹更加傲慢地藐视创作这件事。他们急于抬高片酬、加盟大片大导的“重要项目”,以期有一天“拿奖拿到手软”、“成为国际一线”。可以说,我国影视娱乐市场非常成功和成熟(甚至过早)地吸收了国外的明星制,但相应地,与其配套的创作优先机制和保护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

  每年奥斯卡颁奖礼,我们都会看到“最佳编剧”这个奖项基本位于倒数第三项颁发的位置,它后面是“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前面无限远的地方是最佳男女演员等表演奖项。这充分说明成熟的电影工业是如何看待创作岗位的,编剧利益不仅体现在署名和片酬上,更体现在统摄作品制高点的灵魂位置。像昆汀·塔伦蒂诺这样鬼才的导演,最看重的也是“最佳编剧”这项殊荣。而中国的情况堪称一片混沌甚至暗黑,明星演员在其经纪人团队的带动下,最先关注的永远是“配套工程”——跟谁搭戏?导演是谁?片酬多少?

  前些年美国有部电影叫《杯酒人生》,获奖无数,讲一个中年屌丝编剧如何拼命创作但屡屡失败、挣扎生活的故事,我们今天应从另一个角度看它,那就是“行业规矩”。片中那位编剧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写出好剧本,然后交由经纪人去推销,而不是为某位演员度身定制。像宋丹丹说的“这位编剧明显不了解我”,是极端不专业的,编剧只需要了解他笔下的角色,编剧必须和明星保持距离。

  好的角色将“吃掉”演员,或者反过来说,好的演员要有随时为角色献身的觉悟,女神如查理兹·塞隆,也会剃眉增肥去演女魔头。

  □谷峪(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