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下一篇

领导人报道“讲故事”更好看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在今后的政务报道中,类似李克强讲故事这样的报道多起来,让政府的声音形神兼备,从而实现政声与民声的良性互动。

  近日,中国政府网一组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文风活泼,语言生动,娓娓道来,通篇以讲故事的方式,传达出国务院严肃政令、推进落实的为政之风。与报道同步,还推出一组图表,明晰、具体地图解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报道呈现出极强的可读性,一扫政务报道习惯性的程序化和模式化,清新可喜。

  常见的政务报道模式是,领导名单、会议议程、会议内容依次罗列,“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文风几成定式。这样的报道尽管内容十分重要,却因为枯燥的传播方式,而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这些年来,尽管中央也曾多次要求改变文风,贴近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政府的声音,然而,囿于积习,虽有改变,效果并不明显。

  其实,有关领导人活动的政务报道一样可以“好看”。与以往的政务报道相比,这组报道在很多方面可圈可点。比如,讲故事。在谈到彻查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时,引述了李克强总理在地方工作的一则故事,李克强提到,自己早年在地方工作时,曾有人提出,把省委大楼翻修改建成“城市风景线”。他当即喝止:“你开什么玩笑!”

  这一故事,读来令人会心,至少可以传达出两层意思,其一,在新建楼堂馆所的问题上,官员完全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二,本届政府彻查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的决心明确而坚定,任何人、任何地方不得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又如,报道大量采用领导人的话语,并通过口语化的表达,释放出中央政府依法施政、改进政风的决心。“房间再大,里面也不就是一张床吗!”“一个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给老百姓做事就是最大的‘公认度’!”“不要贪恋手里那点小小的权力”……话语生动活泼,读来如面,既让公众感受到中央约束权力的诚意,也拉近了领导人与公众的距离,可触可感,形神兼备。

  还有,图表的采用也使得严肃的会议清晰具体。

  2012年底,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获奖演讲时,题目即是“讲故事的人”,一连串充满细节、生动有趣的故事,串起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生,也让全世界的读者记住了莫言。

  可见,只要下决心去寻求改变,领导人的政务报道不一定总是那样僵化老套、空洞乏味,完全可以找到一条让人们喜闻乐见的路径。

  当然,文风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关乎媒体在报道时技术层面的突破,也与政风的转变多有关联。在今后的政务报道中,类似李克强讲故事这样的报道多起来,让政府的声音形神兼备,让更多的民众爱看,从而实现政声与民声的良性互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