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成难题村委会怎不作为
3月20日《新京报》报道,拥有上千当地人的高岭村,归属于房山区长阳镇。近日,许多村民反映,他们长期使用的自来水来自于地下井,水中水碱含量很高。村里投入数十万元建设的饮用水泵站,5年了没有投入使用;有关部门安装的净水机也坏了很长时间。
村民为了饮上安全水,费了多少脑筋与周折。部分村民使用桶装矿泉水,有的则在家里的水龙头上安上滤网。明明有饮用水泵站、净水机,就是不开工,让人费解。
村委会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饮用水泵站要连接市政用水,很多村民不愿意交钱,再者,村里自来水管道老旧,担心与水泵站的管网连接后承受不了。事情果真如此吗?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担忧是否多余?让水泵站闲置,难道一点都不觉得浪费吗?对此,有村民直言,村委会不作为。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原因。部分村民不愿交钱,不能做工作?自来水管道老旧,也可以更换啊。 □赵素芹(市民)
地铁车内广播不要这么“刺耳”
地铁列车晚点,司机通过车内广播通知抓紧时间上下车,作为乘客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司机用生硬的言语催促,这让乘客很难接受。
3月20日早上,笔者乘坐地铁6号线上班。8点左右,当列车运行到十里堡站时,车内广播传出了司机的声音:“第三节车厢那位,包往里拿,别卡门”。
呼家楼站是换乘车站,上下车的乘客较多。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司机反复催促乘客抓紧时间,从话语中能够听出其不耐烦。在金台路站,一下传出了两位司机的声音。“别堵门,收包收腿,使劲往里挤”,“列车晚点,抓紧抓紧,卡门的那位”,“后边的推一把,侧身,都抓紧时间”。这时可以清晰地听出两位司机很不耐烦了。听到这些话后,笔者注意到,乘客有的摇头,有的发出嘘声。
作为窗口单位,这样白话甚至有些“刺耳”的表述,影响很不好,而且笔者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希望有关部门规范一下。 □阿水(市民)
奖励见义勇为子女加分不妥
19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贵州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条例》规定,见义勇为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享受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就读、住房等保障。如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参加中高考可以给予一定照顾加分。
笔者以为,对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实施物质与精神奖励可以有,“拿分送人”的高考加分颇有不妥。
中高考制度,本应该是对每个考生机会均等,让其公平竞争。把为见义勇为者子女“加分”引入考试制度,有损公共教育政策的权威性与公平性。将道德行为明码标价,随意拿分送人,对其他考生也是一种不公。
就技术层面而言,“加分”的规定也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比如,“见义勇为”的标准如何确定?这个制度反而有可能导致作假行为,那就与初衷更南辕北辙了。 □张玉胜(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