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城计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4:城计特刊

天津构想一体化中扮“双重角色”

与北京协同发展,京津之间或将增设轨道交通;同时将优质产业链延伸至河北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2008年9月24日,京津高铁抵达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火车站。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会作为先行领域。图/CFP

  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针对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进程,天津市发改委主任张志强透露,三地将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各自设想和建议。其中,天津的构想是“两个角色”——和北京的协同发展,打造“双城记”;同时将天津优质产业链延伸至河北。

  天津将构想“双重角色”

  “天津的总体设想,是结合天津本身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出天津应发挥的作用。”张志强说,在首都经济圈中,天津是仅次于北京的特大型城市,也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根据国务院对天津发展的定位要求,天津将扮演“两个角色”。

  “一个是京津两地协同发展,打造‘双城记’。”他解释,天津将具体设想如何解决首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怎样承接首都的功能、产业的转移。另外,天津还提出帮助河北发展,“比如怎样将天津优质的产业链延伸到河北地区。”

  地铁向北京方向延伸

  此前,习近平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其中要求“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

  数据显示,2013年仅从天津滨海新区至北京往返乘客就达220万人次,比2010年增60万人次。

  “京津城际的运量已接近饱和,京津之间一条轨道交通肯定不够。”张志强说,新的轨道交通设想,很可能会随着决策的作出,“浮出水面”。“比如,路线上是不是可以连接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天津机场可以作为首都的分流、备降机场,承载更多功能。另外还将把京津两地周边、中间的一些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串起来。”

  张志强介绍,天津的地铁已经在向北京方向延伸,下一步要向武清修建,“北京的地铁已经延伸至大兴,希望能够对接。未来,天津和北京中间会形成由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带,服务他们的就是轨道交通了。”

  【对话】

  对话人物:天津市发改委主任张志强

  呼吁京津两地车牌互认

  新京报:首都哪些产业和功能适合天津承接?

  张志强:比如中关村,有些研发的团队,我觉得可以在京津两地布局。另外,研发的最终目的是产业化,产业化的转移也可以在天津。北京可以把优质的、一类的、贡献很大的总部继续留在北京,新派生出来的“二三线”总部,可以考虑布局天津。因为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另外,北京的卫生、教育资源也可以向天津、河北转移。

  新京报:天津如何实现和河北错位发展?

  张志强:天津的一些产业也可以向河北辐射。我觉得天津偏重的产业像制造业等,当然是技术先进的,可以往河北转移。

  天津的港口是北方第一大港。现在天津港北边和南边分别被河北两个大港夹在中间,港口应当有一个功能布局的合理分配。是不是可以考虑参股的形式,未来成立一个港口集团。或者把天津港口中煤炭、散货的功能向河北输送,天津的港口多搞集装箱。总之,应当都本着专业化发展的思路,不要恶性竞争,争夺有限的资源。

  新京报:你认为京津冀一体化有什么亟待破除的政策障碍吗?

  张志强:京津两地同城化、双城记,两个城市很多政策要互认,互不排除。比如,我认为北京和天津不该把对方的车视为外地车辆。北京的企业到天津发展,他来肯定会带车来,这种限制会造成不便。我认为两个城市应协商一下,实现车牌的互认,实际上这对两地交通不会有太大影响。这是我强烈呼吁的一件事。

  【个案】

  优惠政策邀教育集团落户

  自从去年6月北京优胜教育集团加盟天津,董事长陈昊每个月都要在京津两地之间往返两三次左右。“坐京津城际非常方便,很快就到了,比开车强,开车会堵。”

  作为全国知名的连锁个性化教育机构,去年6月,起家于北京的“优胜教育”落户天津港保税区。

  北京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坦言,当时落户天津,主要看中的是当地政府的优惠条件。

  陈昊说,“优胜教育”的加盟,是天津政府部门主动发出的邀请。

  他介绍,天津市政府在吸引企业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税收减免、场地的提供等。优胜教育的总部位于滨海新区,当地免费提供3年的写字楼。“我们经过测算,认为有助于大幅提升企业利润,节约成本。”陈昊团队经过考察评估,作出了落户决定。

  截至目前,优胜教育已在天津南开、和平等区建成8个校区。

  刚落户天津时,陈昊将北京总部的一支核心团队派往当地,之后又在当地招聘了一部分员工、教师等。“目前来看,人力等方面的综合成本会比北京低10%。”陈昊算了一笔账,核心人才的人力成本并没有减少,但配套人才成本会相对低一些,另外天津生活成本也比北京要低廉。

  陈昊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令企业也面临发展机遇——减少人才的流失,特别是核心人才稳定性会更高。

  “短期来看,北京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人才集聚,一类院校集中。天津还需要一段时期的培养过程。”他计划3年之后,再重新评估天津的人力资源市场,届时可能会考虑将更多的在京业务、功能转移至天津。

  “现在,各地都希望能从战略中获得发展的动力。不愿在短期内发展动力下降。都想借力发展,而不是为他人输送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时候通过城市功能的重构,疏解一些功能,短期内可能会是“失血”状态。但腾出空间,有助于向更高水平发展。”——张志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