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书评周刊·儿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书评周刊·儿童

博洛尼亚童书展见闻

中国童书出版,需放慢脚步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根据一位去世40年的大师作品重做的芬兰绘本。
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奖获奖作品。
极具设计感和艺术感的绘本,描绘了城市的空间和其中的交通工具。
法国无字书绘本。

  2014年3月24日,博洛尼亚童书展如期举行。博洛尼亚童书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儿童图书博览会,而随着中国童书出版的日益繁盛,在这个全世界儿童读物的盛大节日里,越来越多的中国童书及其出版人出现在国际出版的舞台上。今年中国便有23家专业少儿出版社和2家非专业少儿出版社参展。而视野的扩展必然带来反思,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童书出版的优势与劣势究竟在何处?本期我们即邀请两位参加书展的童书出版人写下他们此次的见闻与思考,希望能给予国内童书出版一些启示。

  童书玩具化趋势明显

  □敖德(耕林童书馆总编辑)

  今年的书展,已经是第五十一届,据展会的官网公布的数据,有66个国家参展,展商超过1200个,参展人数超过5000人。

  虽然书展趋于平淡,但国外出版社的创新活力依旧,童书往玩具化趋势转变的情形很普遍,是今年书展的一大特色,书不仅可以读,更可以玩,而且加入了更多的创意,特别注重新形式,新工艺,图书开始注重回归纸质载体的呈现方式。在印刷方面,更多地出现专色印刷,今年波隆那的获奖图书,也大部分都是用专色印刷,而插图也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风格,更加艺术化,强调设计感,个性十足。

  数字出版没有颠覆传统童书出版

  今年插画展的作品,也比往年水平有所提升,尤其是亚洲日韩国家的作品非常突出,2014年的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就是日本的NAHOKO UEHASHI(上桥菜惠子)。而韩国画家SATOE TONE的作品也是今年最受瞩目的,不仅为其设立了独立空间,展出的作品也是所有参展作者里最多的一个,中国熊亮的《梅雨怪》和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也参加了评选。今年的最大感受,就是童书越来越艺术化,绘画风格多元化,卡通化现象减少,而那些最知名的卡通品牌,商业上非常成功的卡通品牌,今年却一反曾经的火爆,几家专门出版此类图书的展位前,门前冷落。

  另外,今年的数字出版,也不像往年那般热闹,曾经家家社悬挂大显示屏,家家展位摆放IPAD的光景不再,大家所谈论的只是书,很少听到谈电子书的事。往年的数字出版论坛,是在书展前一天,要举办一整天的会议,今年却只有三个半小时的会议,这说明,数字出版,并没有把童书颠覆,而且越来越回归传统,强调动手的能力,以及孩子的参与,互动,在创意上加入了更多的心思。

  中国童书出版缺少慢慢积累的耐心

  今年的书展,中国也设立了一定规模的展台,但相比中国台湾馆和香港馆,我们还显得很落寞,也稚嫩很多,无论是展台的设计,还是参展的图书,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很大。唯独让我眼睛一亮的是,新蕾出版社的一套书《千雯之舞》,是由张之路创作,画家韩美林绘画,我们中国的童书,终于有真正的,被国际认可的艺术家参与了,不知道这套书是否被卖出版权,但我想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路子,才是和国际接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少社出版的曹文轩的绘本《羽毛》也是邀请比利时的画家合作的。

  此次书展的另一感受,是国外的出版社跟不上中国引进的速度。很多国外出版社非常了解中国出版社的喜好,那就是大套系的图书,单本书很少考虑。我们的出版,缺少慢慢积累的耐心,急于求成,这是国外出版社所不能理解的做法。放慢脚步,一本书一本书地做,从文本,创意,绘画方面好好下工夫,我想这是我们中国出版人需要学习和改变的地方。

  南美童书的成功值得我们效仿

  □颜小鹂(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

  我已经持续七年参加此会。今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少儿出版合力参展,很多外国朋友说,没想到中国的童书整体水平还不错。

  南美童书体现民族性

  今年书展上还有一大亮点——巴西联合展区。巴西是今年的主宾国,他们展示了本国近四十年童书发展历史上的种种成就,从中可以看出巴西童书的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张扬了其南美文化的个性和民族风格。记得前两届的国际林格伦奖,就先后被巴西和阿根廷的作者获得,而今年的国际安徒生奖的插画奖也授予了巴西作家。

  南美的儿童文学获得如此重视,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是其作品中体现出的民族性,二是其政府务实地倡导全民阅读,重视本土作者的国际影响力。总而言之,南美儿童文学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原因,值得国内同行深思。我想他们用更融合的心态,将本民族文化特征放置在国际的平台上去表达、传递,是他们更容易被国际接受的原因。

  绘本的风格从大众化向艺术化转变

  再说说今年书展上国际童书出版的情况,我个人觉得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经典永恒。比如兰登书屋这样世界顶级的出版机构,将他们曾经出版过的一些名家经典作品,修订重新出版,比较引人瞩目的是美国最负盛名的童书作家斯凯瑞创作的“金色童书”系列;又比如,波兰某家出版社,用吉卜林的作品配上著名画家的经典插图,重新包装出版,一推出便受到广大出版同行的好评。就我走过的欧美展馆情况看,从童话之乡丹麦,到意大利、英国、美国,再到主宾国巴西,都把自己国家历史上的优秀童书重新推出。第二点是绘本的绘画风格开始从大众化向艺术化转变。过去绘本的画风或温和或唯美,我们从审美习惯上也喜欢《猜猜我有多爱你》、《铁丝网上的小花》这类画风传统的经典作品。从今年书展上的作品来看,作者把艺术性的追求放在了绘本创作的主要地位,用一些更具现代性的艺术语言来讲述、表达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在视觉享受中获得极大满足。我想这也提示我们国内的绘本创作者,只有追求绘画语言的创新,才能步入国际化的行列。

  匆匆忙忙地穿行在书展中,约谈和被约谈,引进和出版成为了我此行的目的。特别是输出,我们今年重点将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作品《1937·少年夏之秋》和虹影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奥当女孩》介绍给西方出版者,受到多家欧美出版者的青睐,已有多家达成输出意向。这更坚定了我们做有意思、有国际视野、有文学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立场和信心。

  本版照片由颜小鹂提供

  采写/新京报记者 江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