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感恩身边的好人

  3月28日下午,新京报第七届“十大感动社区人物”评选结果出炉。

  应该说,“十大感动社区人物”都扮演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角色。他们当中,有的职业我们还不十分了解,甚至充满偏见。比如社区入殓师,很多人一提到这个词,最深的感受就是恐怖。而社区入殓师王荣贵用他的行动,让我们感到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是多么有价值的事。从他的平凡事迹中,我们对入殓细节,不再感到恐怖,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敬意。

  在这些让人尊敬的社区“普通人物”中,还有两位比较特殊。勇救落水男童的“快递哥哥”葛明洋和扫桥爷爷窦珍两位当选者,已经离开了我们,虽然感动人心的力量一直都在,但他们看不到现在公众的推崇,也是一种遗憾。或许这对我们也是提醒,这些身边的好人,往往多年如一日地付出,他们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更有温情,我们应该更善待他们,多表达感恩之情。 □陶象龙(职员)

  就近入学怎么防“买房择校”

  据报道,今年海淀区将新增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这种优质中学带一般小学的模式,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一夜成名”。为了搭上这条新捷径,家长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战——转户口、买学区房,甚至为了上直升初中的小学,主动放弃一些被传统口碑认定的重点小学。

  一些开发商以附近的名校作为楼盘卖点,一些望子成龙而又经济宽裕的家长不惜重金高价购买学区房,以图“曲线择校”。学区房的存在,让“就近入学升学”的公平性受到一些怀疑。因为如果甲区是一所重点学校,那么甲区的孩子天生就是进名校的命;乙区是一所普通学校,那么乙区的孩子就注定只能接受二流教育了。

  学区房房价较之于以往人们痛恨的择校费,显然要高昂得多,现代版的“孟母三迁”比起以往的择校费,成了一个升级版的“富人游戏”。但说到底,择校现象的出现,根源还在于学校发展的不均衡。择校问题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就近入学”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推动教育均衡的步伐必须加快。□周建邦(教师)

  健身器材咋能“带病上岗”

  据报道,龙潭公园北门不远处有一片健身区。今年3月初新换了一批健身器材,但来健身的市民却还要自带器材。原来好多器材都有缺陷:双杠的间隔过大;“天梯”过高,没有辅助的地方;“自重式上肢训练器”坐上去,根本够不着把手;“上肢牵引器”安装没几天,把手就掉了……

  这种健身器材“带病上岗”的情况,记者在好几处都发现了。安装公共健身设施,本来是好事一件,可这些有问题的器材,市民要么压根儿没法用,要么还存在安全隐患,市民要是不小心健身受伤,到时候真是不知道该找谁说理去。

  对这些问题,龙潭公园工作人员说,会尽快把市民建议反馈到相关部门,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除了解决问题,恐怕还有必要解释下,新装的器材就有这么多毛病,问题到底出在哪?这些公共器材,虽然看起来是免费用,但通常也是花的纳税人的钱。器材“带病上岗”的背后,钱花得有没有“毛病”?□王建(市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