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封面报道

为了一串微弱的信号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3月11日,发现可疑目标之后,直升机吊放救捞人员至海面捞取漂浮物。新华社发
3月24日,皮尔斯空军基地,日本军机首次在澳大利亚参与搜救。新京报记者 王叔坤 摄
3月11日,搜救人员在越南军队的直升机上搜索海面。新华社发

  MH370失联30天,黑匣子的电池已经所剩无几。但寻找还在继续。

  3月17日,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城,一场世界航空史上最为离奇的飞机失联事故调查。7个国家的军人和科研人员在此。22天来,为了寻找到失联航班,卫星、飞机、舰队、潜行,在4500米深的海底潜艇正搜寻着与MH370有关的信息。他们要在珀斯以南1600公里以外的海域中找到MH370。这是一片面积相当于湖南省大小深蓝色的海域。

  对于那些空中、海面、海底的搜救人员来说,他们都在大海捞针。

  空中

  下降,下降

  皮尔斯空军基地,在持续不断的类似于长哨音轰鸣声中,一架又一架涂有各国空军标志的飞机从跑道上拉起,消失在远方。

  半个月以来,这一幕几乎每天都在重演。基地的一名警卫说,这就像在播放一段反复循环的电影。只要卫星发现了什么,飞机就会飞过去找。

  伊尔-76盘旋在印度洋上空。机内20余名中国空军正专注地盯着舷窗外的海面。

  “每天都要飞8个小时。”参与搜寻的一名小个子上尉说,搜索人员有时会依据澳大利亚协调指挥中心和中国卫星提供的坐标,有些时候则完全凭借目视。

  当机组人员发现海面上有疑似物时,为了看得更清,就会把飞机尽量靠近海面。通常是300米,特殊的情况下会飞到250米高。

  来自中国的一位军事专家说,伊尔-76在距离海面250米左右盘旋通常是被禁止的,在这个高度机舱内的高度仪会发出“嘀嘀”的警报声,提醒飞行员注意高度和失速。“这相当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坠毁,就像让一个普通人在两个悬崖之间走钢丝。”

  中国空军战士宁愿冒这种危险。“我们很想为那些焦急等待的失联航班乘客家属带来好消息。”一位战士说。

  在珀斯,参与搜索的空军飞机还有很多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他们也经历着从希望到失望的跌落。4月5日晚,一位澳大利亚飞行员走下飞机。这位金发小伙有些沮丧,此前他的同伴声称找到了最有可能是MH370碎片的三件橙色物品,不过后来被证实仅是一些垃圾。

  相同的例子还发生在美国飞行员身上,在670分钟的搜寻过程中,美国雷达专家、海军士官克里斯·沃尔什(Chris Walsh)被机组成员称为“海豚猎人”,前者至少六次命令飞机飞向疑似残骸所在的地方,找到的却都是一群海豚。

  尽管搜索让人失望,但仍有国家不断加入,比如日本、韩国还有新西兰。空军基地发言人说,除了各国空军,还有至少三架民用飞机参与了搜寻。

  其间,电影《魔戒》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就让自己的私人飞机加入到搜救队伍中,这架飞机被用来为各支搜救队伍之间的交流提供帮助。飞机是杰克逊在去年花费6900万美元买下的。

  彼得的发言人并没有把这当做一件太大的事,也没有透露导演本人会因私人飞机支援搜救得到多少赔偿费用:“如果仅仅因为其中一架飞机的主人是名人,就让这件事成为了新闻,这多少是有些让人感到失望的。要知道,有200多人在这起事件中失踪了。”

  海面

  “海在哪儿?”

  四月初的一天,一名澳大利亚的海军人员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远眺。他面前是一层又一层翻滚着白边的海浪。“他对我说,就像大海捞针,我们什么有效信息都没有。”曾采访澳大利亚海军的一位记者回忆。

  由于MH370被推测最终消失在珀斯以南约1600公里的海域,海面搜索显得极为重要。不过,当各国的军舰陆续赶来时,他们才慢慢体会在这片被称为咆哮的西风带的水域搜寻,是一件几乎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红白相间的雪龙号是第一艘进入西风带进行搜寻的中国舰船,此前这艘2万吨的科考船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搜索极为困难,我们一来就遇见了8级大风。”一位船员说,当时船晃得像在打秋千。紧随雪龙号而来的是南海舰队的海口号等7艘军舰,他们还带来了两架舰载直升机。

  起初,这支编队的指挥官把军舰横向一字排开,使用了扫地毯的方式来寻找MH370。尽管编队配备了直升机、声呐等现代化装备,但在4月5日以前,搜寻却毫无进展。

  澳大利亚海事局说,舰船在海面上搜索通常会接到飞机的指示,飞机先发现然后轮船去确认。这本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但在一些专家看来却始终有着无法逾越的困难——“飞机定位后舰船在找过去,有时候时间会长达几天,洋流早就把疑似物送走了。”

  对于上述情况,负责此次搜索消息发布的JACC负责人休斯敦也感到无奈。“我们发现了很多线索。”他说,但等船开过去却发现和MH370没啥关系。他说,现在在海面上搜救的人员已经超过1000人。

  “我们不是大海捞针。”澳大利亚的海军副司令说:“现在大海在哪我们都不知道。”

  海面搜索的艰难,引发了各国政要对此事的关注。中国总理李克强先后三次与澳大利亚总理通话希望继续加强搜救,而后者也两次来到珀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来到珀斯是4月3日的事。

  在珀斯皮尔斯空军基地,这两位总理称赞搜索人员是“真正的英雄。”

  3月31日,珀斯军港里澳大利亚海军的海洋之盾号正筹备着启航。船长尼古拉斯说,他知道搜索会很困难,但他相信人们不会放弃。

  水下

  大海捞针

  美国海军上尉马修斯没有时间享受澳洲的阳光,他要帮助澳大利亚海军处理有关水下搜索黑匣子的信息。

  马修斯是一位中等身材的美国小伙。3月30日,他掏出了黄色“拖鱼”声波定位仪器里的接收器。他把这块火柴盒大小的装置放在耳边,闭上眼。对记者说“你们听,这个仪器可以接收到三千米水下黑匣子发出的微弱信号。”

  在珀斯,随着搜索时间的延长,搜寻人员决定将搜索范围延伸至海底。马修斯是参与第一波水下搜索的海军,他和他的战友带来了名为“拖鱼”和“金枪鱼”的两件海底搜寻工具。

  为了赶在失联航班黑匣子(外界推测是4月8日至12日之间)没电以前找到它,休斯敦说,英国的核潜艇也加入了搜索行列。目前已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四个国家展开了水下搜索。

  海底搜索的开启随即为搜寻带来了新的希望。4月5日,中国海巡01舰在海底侦听到疑似黑匣子信号,随后,同在搜索海域的海洋之盾号也收到了持续近140分钟的疑似黑匣子信号。

  昨日正午,新闻发布会上,一向谨慎的发言人休斯敦向媒体展示了一张海图。图的两端,一头是探测到信号的中国海巡01号,另一端是同样探测到信号的澳大利亚的“海洋之盾”号,两者被一条弧线相连,相距600公里。“两船之间的距离是今后重点搜索的范围。”休斯敦说。

 本版采写/新京报特派澳大利亚记者  崔木杨 范春旭 王叔坤 实习生 罗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