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新艺术周刊·现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5:新艺术周刊·现象
下一篇

练就一身童子功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1980年作品《伯乐像》。
1944年生于北京
1959年-1964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其间病了一年)
1964年-1968年就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王怀庆1960年作品,名称不详。翻拍自画册

  王怀庆 40后 抽象派

  求学

  语文、地理、外语也是主课

  王怀庆入读央美附中时,刚好附中从校尉胡同搬到隆福寺没多久。“最开始附中是跟中央美院一个院子。”此后,隆福寺期间,红楼、枣树、不远处的小花园和中国美术馆,又成了附中人一生中难以抹去的记忆。“那会儿我们的学习目的与现在也不一样,我们当时都是一心一意喜欢画画,想着怎么把画画好,而现在不少学生则想的是当个艺术明星。”

  另一个令王怀庆印象深刻的则是附中的要求严格,绘画创作是主课,语文、地理、外语也是主课,这样的严格要求下,让王怀庆自觉是幸运的,“当时是练习童子功的时期,对后来的艺术发展很重要,附中基本奠定了你比较扎实的基础,使你在艺术上有长跑的能力和条件。”

  不过,特定的年代让王怀庆走的艺术之路也与众不同。按理,考进附中学校的学生都是冲着中央美术学院去的。但王怀庆在念完附中之后,却于1964年考进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王怀庆向记者回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困难时期美院不招生,而中央工艺美院培养的则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是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工艺美术家、设计师。当然对于这段学习经验,在王怀庆看来还是没有白学,“它让我的思维不仅仅限于造型艺术,使得我对艺术的理解更为宽泛。”

  创作 

  从中国传统中吸取营养

  这样的思维突破之下,王怀庆很早在艺术创作生涯中开始思索如何找到自己的艺术之路。王怀庆第一个想甩掉的就是学院学习中的苏联模式,“十多年的学院教育,基本上是在学苏联的东西,我第一个想突破的就是这些,为此希望更多地从中国传统中吸取营养。”王怀庆说自己的创作很自然地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

  这种探索的影子甚至可以从1980年的《伯乐》中找到。此后王怀庆的寻找又变成了对江南水乡的古典建筑、家具构件和陈设起居母题的借用,王怀庆让自己的抽象意识与“古雅”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进而指向一种对于古典素养和趣味的探讨,“我不仅希望能吸收这些传统元素健壮自己的艺术,更是希望在吸收之后能够变成自己的东西。”

  如今王怀庆的创作已经是油画、版画再到三维雕塑。作品虽越来越抽象,但现代的、古雅的艺术结构却始终并未丢弃。王怀庆说,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是每幅作品都不应完全重复自己。而如今70岁的他对于艺术更多的早已抛开了名利,回归到一种爱好,“从内心深处对绘画的爱,现在我反而像第一次考进附中时的孩子心态,想东西特别单纯、简单,就是希望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用自己的手法表达出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