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地铁北宫门站出来,随便搭一趟可以坐到香山总站的公交车,随着山越来越近,车窗外高楼大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农家院以及院门上所立的牌子注明院子里有柴鸡蛋等各种农产品外供。香山买卖街和香山的公交总站一条小街之隔,香山雕刻时光就在这条街上。我沿着买卖街来回走了两趟,都没有找到34号,我只能打电话给悠然山房的工作人员土匪,他让我在雕刻时光旁的停车场等着。
口袋里的钱是公用的,没有了有人往里面放
土匪的电话我是在悠然山房的豆瓣小站上找到的,买卖街34号,被他们称为山角一号公社,创建于2013年3月。公社由上下两个小院组成,共计12间房,住在公社里无需任何费用,食宿水电还有网络这些基础开销由公账支付。公社成员来去自由,愿意住多久都可以,愿意什么时候离开也随时可以走。
出现在我面前的土匪手里拎了一兜子刚买的菜,颈上挂了个小白口袋,依稀可以看见里面的零钱。我们跟着他,向在街深处的34号前进。土匪住在公社里已有一年,来到这里之前,他是个在中关村上班的程序员。现在他专职在悠然山房里做协调人,负责山房和道教协会的协调工作。
一进院门,土匪把菜拎到厨房,把装着钱的小口袋挂到走廊的墙上。口袋里的钱是公用的,如果钱没有了,公社的掌房尺素会再往里面放。这间上院是个四合院,正对院门的一排三间房,中间应该算是大家的“工作室”,几台电脑放在两排,土匪回到电脑前开始上网做事情。左侧的房间是男生宿舍,右侧的是女生宿舍,住的都是单身成员,每个房间都放了四五张上下铺,这些床铺是别人捐给公社的。
靠左手边的房屋是卫生间、厨房和饭厅,右手边的两间房子,大一些的是会客室,小一些的是肖滨一家三口的住处。
虽然隔了两年,肖滨还是一眼认出了我。两年前我们在山房的共修课上见过,那时我跟着张笛学了一阵子洞箫。山房有着各种各样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共修课,书法、中医、太极、古琴、茶道……每节课只要30块钱,10块钱作为场地费、10块钱作为老师的车费、还有10块钱是小组共修基金。肖滨便是山房的发起人,如今共修课已经越滚越大,很多学成的学员把共修课从北京带到了全国各地。
一群脱离现实的人吸引了另一群脱离现实的人
肖滨把我们引到会客室,坐在茶几两旁嗑瓜子的几个公社成员瞬间散去,“给搞点儿水行吗?”肖滨对一个男孩说。20分钟后,男孩拎回来一大桶玉皇顶的泉水,烧开了给我泡茶。必须要承认,刚进公社的一刻,我还是吃了一惊,这里和我想象中的模样区别挺大。我想象中的公社大概是庭院幽幽、琴声瑟瑟,而不是放眼望去满眼的瓜子皮,和满是黑色鞋印的白瓷砖地。肖滨很洒脱地把鞋子随意一蹬,跳上沙发盘膝坐着,露出破了好大洞的袜子,告诉我们这沙发是他们5块钱收回来的。
房间的墙上挂着好几把古琴,墙边有两把架好的琴,在这之后,我们有幸听了两次公社成员的演奏。而在这之前,肖滨讲起了他和山房的故事。肖滨2005年7月从大庆来到北京,他背了个很大的包,一半是书一半是衣服,然后就成了北大里的蹭课族。他在校内租了个床铺,每天骑车绕过未名湖去上课,闲时就跑去新疆进了很多首饰、艺术品、尖头皮鞋,回到北大摆地摊,做得好的时候一天纯利能到1500元。时间就这样来到2006年的秋天,肖滨开始想要在北大周边租房子,有朋友建议他搬到香山。并带着他来香山走了一趟,那一趟让肖滨立即决定搬过来。“这里有种脱离现实的感觉,一进门人家马上给你做饭,一起喝茶一起聊天,有人当众朗诵了一首诗——我在等待一个80岁的老太,她要40年后才来……感觉很棒。这里有一大堆奇奇怪怪的人,不太好形容。”
肖滨很快搬到了香山,最初他并不是住在现在的公社,而是山下的他自称是“海景房”的地方。房租一个月300块,对着群山和早市,窗很大,阳光很好。“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躺在床上看太阳起来、落下、起来、落下……山就白了,灰了、红了、绿了、黄了……”他喜欢剥豆子,一次买10斤豆子,拿西红柿炒一大锅,来人的时候就舀一勺给客人,一勺给自己。日子过得又漫长又快。
希望有一天做成百人公社
2009年,肖滨接了香山雷音琴院的项目,担任操作人,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他做到第二年3月的时候,项目就大爆发了,一个月的收入赶得上过去一年的收入,在古琴还不太为人知的时候,每次做活动已经能有一二百人来参与。于是他做了传统文化小站,将内容、场地、渠道三方分离,这也就是悠然山房的前身。2011年5月,山房正式成立,最早的活动包括雅集、云游等等,共修活动从2011年的秋天正式开始。
山角一号公社2012年3月正式成立,肖滨一家三口搬到了现在的四合院。院子一年的租金是4.5万元,没签合同也没收条,肖滨和房东约好每年涨5000块。另外靠下一些的位置,他还租了一个横排三间房,一年租金1.5万元。公社还有分支黑太阳公社,一年租金6万元,现在已经独立运营。
公社里现在的常住人口有约20人,每个人每天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的是杂志编辑,有的在公益机构,也有在下面餐厅刷盘子的,还有暂时没事干,整天跟着瞎玩的。
如今公社已经完全可以自负盈亏,靠的就是古琴漂流计划,公社在中间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想学古琴得先有琴,自己买琴很容易上当,是买练习琴还是演奏琴也都是个问题,肖滨推行古琴可以流通的模式,使用的练习琴可以租借,如果用练习琴换演奏琴的话,还可以免费使用练习琴,这个计划让公社有了整体收入。靠着古琴的收入养活20口人肖滨并不满足,“我们想做成百人公社,大家带着茶杯在这儿看戏就行了。”
聊着聊着就到了饭点儿,肖滨的妻子在厨房里掌勺,做了几道菜,每一道都是一大碗,不然不够吃。公社的住客们全都围到小饭厅,“如果你没有多余的要求,这里暴饮暴食的机会很多。”饭毕,肖滨坐在院子的仰椅上晒太阳,房间里又传出了琴声。
【链接】
悠然山房,创始人肖滨,成立于2011年5月。强调在“公益,互助”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建立适合理想主义生存的生态系统。分为共修、云游、山角、门下等不同活动内容。共修小组如今已在京城拥有多个据点,包含古琴、茶道、易经、二胡、洞箫、书法等多门课程。云游活动如今已超30场,吃茶、寻琴、捕鱼等不同形式的云游带领成员离开北京前往大江南北。而山角则带有更多的乌托邦性质,随意来去,创办者希望可以把山角打造成为理想主义的信息集散中心,文化创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与生活方式的代表。在山房创建初期,曾经向创办者分有股份,此后将股份收购,把物质所有权放掉,现在的悠然山房没有真正的主人,所有人都是协调人。肖滨称“我们只是按照一种共同的规则来玩”。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姜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