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风生
本届博鳌论坛为公共外交正式地披上了“学术”的面纱,是该领域的践行者在观念上正式确立“公共外交思维”的开始。
2014年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召开了首届“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分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由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动者赵启正发起、校长陈雨露主持。受邀嘉宾以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前政要为主。
而就在这一天,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新浪官微更新了一条新微博: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北京,结束了两国20多年不相往来的局面,是为著名的“乒乓外交”。两个事件并列在一起,颇为耐人寻味地勾勒出当下全球公共外交的特点:在宏大语境下,尖端的社会科学研究正在推动文明的交融与谅解;在微观层面上,则是传播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承载着公共外交在实践领域的内涵。
美国大使馆的“微博战略”的“讨巧”,体现在不少案例上。一星期之前的4月4日,美国大使馆转发了央视新闻的一条微博,内容是美国一位罹患癌症的父亲怕自己以后无法参加女儿的婚礼而在女儿11岁生日那天为她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迷你婚礼”。原微博被转发了近万次,被不少网民赞誉。
以前,更有从事公共外交研究的同行深入剖析美国大使馆和联合国的中文微博,称赞其务实、人性化、深谙公共外交之“公共性”精髓。但被很多研究者所(有意无意)忽视的事实,是美国对于作为一个社会科学议题的公共外交的学术研究,是支撑其“新媒体外交”的真正后盾。
在美读书期间,我曾专门造访西海岸媒体研究重镇——南加州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意外”发现这所以学费昂贵著称的私立大学竟然有美国最好的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之一,而安南堡传播学院正是其主办方之一。中心的财力雄厚和人才济济令我震惊,说到底,大量优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以及为数甚众的优质学术期刊,是美国“新媒体公共外交”的真正基石。
因此,在我看来,本届博鳌论坛为公共外交正式地披上了“学术”的面纱,是该领域的践行者在观念上正式确立“公共外交思维”的开始。器物层面的展示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种种街谈巷议也是时候被纳入社会科学研究之正当性的话语。而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其实有个小小的私心:当新媒体制造的种种奇观在不断被展示和消费,我们也该拿出对科学、对学者的尊重态度,去做一些真正的有建设性意义的事。对于公共外交这样关乎交流、对话、共融乃至冲突的全球化时代的关键场域,“正本清源”远比“振臂高呼”重要。
□常江(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