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05版)
直升机峡谷高山救援难实现
不同的急救情况适合不同的救援机型。刘阳称,直升机救援特别适合公路救援,可以不受地面交通路况的限制,在遇到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外伤等情况下,快速的空中救援能尽量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几率。从北京的北五环飞到南五环只需要20分钟左右。发达国家的急救直升机甚至可以在事故现场为伤者做开胸手术,完成了初步治疗后,再用直升机转移到相应的医院做深入治疗。这种被称为pre-hospital的院前治疗可以极大提高伤者的生存几率。
直升机飞越峡谷高山进行野外救援,这样的描述太过浪漫,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路海宽说,“一般来说,医疗专机由公务机改装而成,公务机不会让病人有耳压等不适感,而且巡航半径大,直升机难以做到这点。”相比于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受气象和地效条件影响较小。刘阳称,“综合来看,直升机比较适合城市内或者中短途的紧急救援和转移,而固定翼飞机比较适合长距离的转移和治疗。在市区内如果没有专用的起降点,只要有20米×20米以上的平整空地,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或电线即可起降。固定翼飞机需要在跑道滑行起降,所以跟直升机相比,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比较高,不适合在城市中使用。”
无论是还处于失联状态中的MH370,还是普通人觉得遥不可及的空中救援,对于公众来说,更多时候是需要更扎实的常识和航空知识。作为一个通用飞行器爱好者,刘阳说,“在推动法规松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于民众航空知识的普及、企业航空技术的推广以及航空从业者的自律。近期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出现了黑飞机、黑飞行员(没有取得飞行资质、申请飞行计划等)以及无证生产的现状,都是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如果在这种基础环境得不到规范,法律法规得不到遵守和落实的情况下,片面强调低空政策放开可能会带来更多混乱和危险。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我国的通航产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知识之外,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天才人物和天才的创意。在美国,有不少Hiller直升机的拥趸,今天看到的直升机上的滑橇式起落架的最初设计者也是Hiller直升机的创造者史丹利席勒。这个设计的最初创意就是针对直升机战场救护的。席勒设计的滑橇起落架是一个台阶型,机身下方是两个直杆连接着滑橇。这样在飞机左右两侧就可以分别固定一个担架,用于将前线伤员向后方转运。采用这种设计的席勒直升机被大量用于朝鲜战场,随后演变成现代直升机所采用的滑橇式起落架。
■ 发展现状
●国内空中救援
执行者:以政府为主,商业救援为辅
保险公司合作情况:多在洽谈中
价格:商业救援价格昂贵,约每小时1万-1.3万美元的飞行价格,多需个人承担,因此多为企业客户或个人已在国外保险公司投保服务。
批复起飞时间:空管部门现在会根据受伤者的紧急程度确定批准飞行计划
●国际空中救援
执行者:各种救援组织
价格:多为保险公司承担
是否与保险公司合作:普遍合作,覆盖率极高
批复起飞时间:反应即时性强
提醒:现在中国公民出境也可以在国际保险公司购买出境旅游医疗保险,一般包括投保期间突发疾病的医疗费用、救护车费用,涉及到直升机急救等用需要个人支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