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传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传记
下一篇

我们需要迈尔斯

——评《迈尔斯·戴维斯自传》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迈尔斯·戴维斯自传》
作者:迈尔斯·戴维斯
昆西·特鲁普
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年1月

  1981年,迈尔斯·戴维斯在经历药瘾、交通意外等诸多事故之后,以55岁高龄重新启程,且比从前更加健硕、果敢、老辣,在隐匿起来的这六年里,一个暂时的迈尔斯生长出来,他的演奏前所未有的精准、平滑、灵活、克制、游刃有余,看似循规蹈矩,事实上则极具攻击性。这年复出的演出现场专辑被命名为《We Want Miles(我们需要迈尔斯)》,可谓一代爵士乐迷的肺腑之言,仿佛只有迈尔斯这只“变色龙”,才能洞悉爵士乐的全部秘密。

  时过境迁,如今迈尔斯早已作古,昔日那些或幽怨或激烈的演奏,如今都变成在空中飞翔的旧时代余韵,但我们仍能通过《迈尔斯·戴维斯自传》这本传记来触及这位爵士乐灵童的绚烂与毁灭。这部作品由迈尔斯·戴维斯口述,传记作者昆西·特鲁普负责整理撰写,其行文基本还原出迈尔斯的本来面目,睿智、机警、开放,言辞放肆不羁,却又无比真挚。

  这本传记的内容十分有助于聆听理解迈尔斯的音乐,他每次的创新皆源自每个时期的不同思考,迈尔斯从不像其他乐手般苦苦钻研技术,他不屑于依靠惯性演奏,他曾说过,“每当听到现在的爵士乐手还在演奏我们很久以前演奏的那些乐句时,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悲哀。”迈尔斯时刻关注着音乐的发展趋向,为大众听觉问诊把脉,他说,“音乐总在改变着,音乐的改变是因为时代在变。”迈尔斯在爵士乐被时代逼至死角时,揭竿而起,以电声乐器与摇滚乐的元素注入爵士乐里为其续血,从而将腐朽的平衡状态打破,为爵士乐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于他而言,“音乐和生活就是一些风格”,他所努力做到的,是将其所能预见到的最为适应时代的风格完美呈现出来,无论是电声元素的加入,还是Funk和Afro-Cuban等风格的融会贯通,迈尔斯勇于改造、创新、冲锋,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刻以一己之力为整个爵士乐阵营力挽狂澜。

  然而这样决绝而惨烈的关键时刻,在书中往往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展现,迈尔斯的口吻随意自在,妙语连珠,比如全书的第一句,他在谈及自己的爵士乐启蒙之时,如此说道:“听我说,我这一生中最棒的感觉——除了没穿衣服的时候——发生在1944年的圣路易斯,是我第一次听到‘眩晕’(Diz)与‘大鸟’(Bird)一同演奏的时候。”

  他的个人史也算得上是半部爵士乐史,约翰·科川、查尔斯·明格斯、克拉克·特瑞、奥涅特·科尔曼等爵士顶尖高手在书中逐一登场,迈尔斯以自己的视角记录,爵士群英的黄金时代,在他的叙述里缓缓拉开序幕。

  在书的结尾,贫嘴的迈尔斯忽然变了一副面孔,严肃而深刻地谈论起生命来,他说他经常梦见烟雾和云朵,以及那些逝去的亲人和朋友,他相信灵魂的存在,但也不因此过多考虑死亡,只想“抓住那一拍”。的确,瞬间即是永恒,“那一拍”在他的生命里被往复延续,最终蔓延幻化成一段极具张力的独奏,深沉而嘹亮,这个声音跨越肤色与信仰,抛离技巧与流派,在烟雾中,在云朵之上,熠熠生辉。

  □书评人 班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