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中国邮轮游要井喷更要细做(3)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在国外,不同游客会选择不同邮轮。图/东方IC

  (上接D11版)

  “邮轮旅游”爆发性增长并不代表“邮轮经济”

  魏小安认为,邮轮产业在中国还是空白。过去30年,中国旅游行业获得了大发展,但在邮轮经济领域,国内的发展还仅限于邮轮接待的阶段。他指出,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均号称已经建成邮轮母港,但实际上,这些港口只是比较大型的邮轮接待码头,为国际邮轮提供定期或临时挂靠服务。不要认为一年接待多少游客,我们的邮轮产业就发展了。邮轮产业是技术高度密集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严格地说其在我国尚未成形。

  魏小安同时认为,“邮轮旅游”爆发性增长虽是事实,但有关三五年内,中国邮轮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观点有些言过其实。他认为,邮轮旅游或许会有跳跃式发展,但谈及国内邮轮经济则不尽然。二者是有迥然差异的:邮轮旅游,是我国游客花钱去消费;邮轮经济则是构建一个产业链,营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郑炜航也指出,一些地方新闻报道会因为修建邮轮码头,而用“邮轮经济启航”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比较偏颇的。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缺乏国家级的邮轮产业总体规划

  郑炜航指出,如果国家发改委能够牵头做邮轮产业的规划,这一发展纲要能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并发布,那么,对于未来整个产业的一盘棋的协调发展更有指导性,其意义将不仅局限于一个“部门”规划了。

  本土邮轮发展不只是买一艘船

  如今,中国本土的邮轮刚刚起步,今年在中国经营的八艘邮轮里,有六艘是外国邮轮,只有两艘是“本土邮轮”,而这两艘“本土邮轮”其实也是国内企业从外国公司购买的。中国目前经济体不缺资本,缺少软实力——邮轮运营的管理人才和邮轮运营的管理系统。

  我国邮轮制造业仍是空白

  邮轮制造业,目前集中于欧洲的四个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据业内专家介绍,中国国家领导人最近也有所批示,“中国邮轮经济发展这么快,那么邮轮的制造业有没有机会?”有关方面也正在做相关研究。

  魏小安认为,虽然我国的造船实力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但与我国其他的制造行业类似,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定位仍处于中低端,在高端领域,尤其是拥有大量专利技术方面,我国的造船实力仍显落后。建造一艘大型邮轮的技术难度不亚于航空母舰。魏小安呼吁政府统筹发展,加大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邮轮管理政策缺乏体系设计

  大多管理政策还是过去对货船、商船管理政策的延续,和一些局部的突破。专家指出,是否能够把邮轮当成一个新的品种来管理?这里面需要有很多政策的体系性的设计,而不是局部的突破。

  中国人邮轮度假理念有待推广

  中国人的邮轮文化素养还需要培育。郑炜航指出,邮轮旅游确实包涵了很深的航海文化,一些中国的游客对其认识还比较少,包括着装、礼仪等。

  ■ 邮轮定位

  邮轮产品分类应更细化

  郑炜航认为,邮轮一般定位为“中高端旅游产品”,面对的群体应该是中产阶级,在中国,邮轮面对的是已经过了观光游阶段,正在进入休闲游、度假游的那一部分群体。如果把邮轮旅游定位于观光游,将邮轮旅游卖出“白菜价”,这就是不太可取的。

  而目前在中国邮轮旅游的现状让很多中高端人士不甚满意,他们放弃了在中国港口乘坐邮轮的计划,转而赴美国的墨西哥湾迈阿密、以及欧洲等国家乘坐邮轮,来实现自己心中的“邮轮梦”。

  海达路德邮轮公司中国区经理刘结认为,目前中国邮轮业内没有清晰的标准和分类。在西方,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邮轮产品,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邮轮。很多中国人都觉得邮轮只停留在海上,然而邮轮其实是个连接陆地与海洋的媒介,是一个给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一个好的邮轮产品是海上陆上皆精彩的,让客人也能享受陆地上的乐趣。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