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书评周刊·主题

与阿甲、彭懿、宋佩重温桑达克

他完成了那个时代少有人完成的事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桑达克之前很少有图画作者自己写自己画,他将图画与文字真正交融,他曾在笔记中明确地说,要创作真正的“图画书”,而不是“插图书” 。
桑达克认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情绪上的困扰,认识恐惧和不安是驯服野兽的最好方式。
桑达克对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者持续产生影响,美国儿童文学家格雷戈里·麦戈维尔(左)视桑达克为创作导师。

  5月8日,莫里斯·桑达克去世满两周年了。我们重读桑达克,因为桑达克的诚实和勇气。他的作品让孩子直面失落和恐惧,帮助他们找到克服这些情绪的办法,并给予孩子力量,让他们在了解到自身与世界的不完满之后,继续热爱生活,就像桑达克本人努力做的那样。而这是很多成年人一生都无法完成的课题。

  本期我们邀请儿童阅读推广专家阿甲、儿童文学研究者、创作者彭懿和《野兽国》的台湾译者宋佩,一起重温桑达克,谈谈桑达克最初带给他们的触动以及他们对桑达克的理解。

  初识 画大怪物的书奇特又亲切

  新京报:你第一次读桑达克是什么时候?

  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专家):大概在2005或者2006年,最早读的是《野兽出没的地方》(《野兽国》)和《在那遥远的地方》。《野兽出没的地方》一看到就很喜欢,因为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讲述一个儿童的故事,感觉奇特又亲切。书虽然表现的是一个孩子宣泄的过程,但是很美,最后妈妈和孩子恢复平静的结局也让人震动。这本书我给我的孩子读了,也给我的妈妈读了,说实话我妈妈似乎比我女儿更喜欢,妈妈听完就说“哎,这故事讲的就是我们家乡话里的‘大娘打,大娘收’”,意思是被妈妈打的孩子,还是要被妈妈给劝回来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实际上最初没看懂,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可内容相对神秘,但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挺喜欢的。

  彭懿(儿童文学作家):第一次读是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桑达克那样的书在中国没有,画大怪物的,很大开本,所以觉得蛮震撼的。

  宋佩(《野兽国》译者):在台湾,中文版的《野兽国》是1987年由汉声出版社出版的。桑达克的作品最初触动我的就是他的图画,他的画不仅有自己的风格,更汲取艺术史上不同时期的画作为养分,巧妙地运用,并且应不同的故事转变风格。

  地位 自桑达克“图画书成年了”

  新京报:桑达克的《野兽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人说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有人说桑达克是图画书创始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该如何理解桑达克的伟大之处?

  阿甲:艾登·钱伯斯所说的“图画书成年了”这句话常常被人引用,但其实我们并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考察这句话需要回到英美图书的发展脉络中去。在1963年《野兽国》出版时,桑达克完成了那个时代少有人完成的事,第一是自己写自己画,虽然当时也有人这样做,但没有像桑达克作品中文字和图画那样交融。桑达克很自觉地运用各种图画的语言以及页面翻动所产生的效果,他在当时的笔记中就明确地写到我要创作一本真正的图画书(real picture book),而不是插图书(illustrated book)。第二桑达克不再简单讲述表层的故事,他描绘了孩子的白日梦,把孩子的意识或者潜意识表现了出来,其实儿童书运用心理学的方式之前也有人尝试,但往往不被接受,好像搞得太高深、太玄妙了,但桑达克做得恰如其分,刚刚好。

  彭懿:《野兽国》出版于1963年,可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没有读懂这本书,他们觉得这就是小孩和怪物大闹了一场,其实书不是这个意思。这本书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第一本承认孩子具有强烈情感的童话书,它承认孩子是有负面情绪的。当孩子被大人责骂,内心会有无助、反抗,但大人们常常忽略这些东西,觉得我们是大人就可以盛气凌人,可以驾驭你,而这本书告诉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应该让他排解出去。

  意义 告诉孩子人性的完整

  新京报:桑达克的绘本表现了那些“饱受威胁的童年”,但就像桑达克自己也很困扰的那样,关于世界的真相告知多少对孩子来说才算合适呢?童书应该告诉孩子人性的完善还是人性的完整?

  阿甲:桑达克非常崇拜波特小姐,就是《彼得兔》的作者。他赞誉波特小姐的一项就是真实。在她笔下的动物世界中,狐狸是要吃鸭子的,兔子被人捉住了是要做成兔肉馅饼的,所有这些桑达克认为都应该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危险,但同时又要给他们足够的安慰和引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告诉孩子克服恐惧、战胜恐惧的方式。

  宋佩:即使成人对孩子隐瞒人生的真相,孩子还是会从各种其他来源懵懂地认识到世界残酷的一面,又因为他们并不完全明白,也不知道如何更进一步的了解,反而更加深了他们的恐惧。

  桑达克尝试用图画书去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就像他在《野兽国》的得奖感言说的:“孩子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情绪上的困扰,他们内在的恐惧和不安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断学习去调整,尽可能地面对挫折。通过幻想,孩子能够宣泄情绪,这是他们驯服野兽的最好方式。”而宣泄了负面情绪之后,书中的角色往往重新见到了人生的美善,桑达克作品的结尾都是表达出希望和爱。

  我想桑达克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他也同时借助创作,医治自己心中的孩子。虽然他的一生曾经因为亲友的过世,宠物的死亡,自己的病痛,或者是创作的煎熬而陷入低潮,甚至崩溃,他都勇敢地走了出来,就像他作品中的主角一样,这一点很值得孩子学习。

  影响 改变儿童文学的创作观念

  新京报:能谈谈桑达克对大陆或者台湾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吗?

  阿甲:桑达克本人和作品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我没有很强烈的感受,但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知道桑达克,人们的观念应该会发生一些改变。实际上如果了解图画书的发展线索,就会知道观念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观念让人们接受新的样式,去创作不同类型的图画书。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强调引进图画书很重要,也强调不同层次、不同年代的经典作品都应该引进。这在整体上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而桑达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宋佩:桑达克的作品对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创作者都有深远的影响,有些是形式上的、有些是内容上的、更多的是观点上的,也就是由儿童的观点来说故事。

  彭懿:我觉得桑达克是一个里程碑,无论学者也好,画家也好,都应该来瞻仰一下他的作品,知道他的作品才能把你自己的书做得更好,我们可以从他的书中读出很多东西,他的书即使你读几十遍也是有意义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 江楠 实习生 郝一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