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0: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二)

“未来派”建筑代言下一个地标时代?(1)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马岩松的中央公园广场(图为效果图)不仅对西方建筑有很深的理解,也带有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诠释。这些中国年轻建筑师的设计更是被冠以“未来派”的头衔。

  中国当代建筑,在中国传统、西方现代主义、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相互纠缠、角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方现代建筑语言一度成为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外国建筑师也在中国进行着最为疯狂的建筑试验。

  当然,对此中国建筑师并非无动于衷。马岩松、吴晨正以行动不断挑战洋建筑师垄断城市地标的话语权。他们设计的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等项目给我们带来新的地标形象。而来自网上的民意表达中,中国尊、中央公园广场更受欢迎。这或许可以被解读成我们对中国当代建筑美好未来的期许,其更多指向的是,中国建筑师跟外国建筑师有着平等、交融式的合作,而不应该是由我们提供试验的平台,来供外国建筑师进行试验创作。

  1

  外国建筑师主导奥运新地标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举办奥运会,北京建筑也经历着“大跃进”式的变化。可以说北京地标铭刻了一个国家崛起的雄心。这几乎是任何国家都会必经之事。英国崛起于是有了伦敦塔大本钟,美国崛起于是有了帝国大厦,中国自然也希望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于是,我们对外国建筑师新奇、怪异的想法持拥抱态度。2002年7月,央视新址建筑设计方案尘埃落定,由雷姆·库哈斯率领的荷兰大都会(OMA)建筑事务所竞得。2003年,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鸟巢”最终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一时间,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纷纷耸立,重塑了这个城市的地标新形象。当然,这些新城地标也可以说是政治地标。作为雷姆·库哈斯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前任总监和合伙人,奥雷·舍人在当时主管亚洲项目,是央视大楼主建筑师。他告诉记者,央视新址项目的设计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语境,2002年中国刚刚加入WTO并将迎来奥运会。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北京、新中国的形象。央视新址方案确立之后也刺激了更多的奥运新地标,“不过央视新址绝不是为奥运而设计,它是为央视这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媒体机构而设计。”

  而对公众来说,这些外国建筑师的公共地标建筑因其夸张怪异造型,远远超出我们以往对城市的想象。由此在让众人目瞪口呆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民间的调侃。鸟巢、巨蛋……寥寥一两词,却显示了民间的“智慧与态度”。

  当然,在这些外国建筑师堂而皇之进入中国以来,也有来自中国建筑界的反对之声。2003年4月,当时身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英国泰瑞·法瑞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区董事的吴晨发出了“中国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的声音,经由媒体报道后,引发建筑界、文化界的大讨论。

  众多的反对声均从这些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不合理、破坏城市肌理等方面予以批判。诸如“库哈斯的CCTV大楼,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与尊重人性的今天,这个方案对这两方面都没有着墨,除了震撼没有带来任何东西且这个震撼花费昂贵。”而位于长安街南侧的国家大剧院也被批评为“和北京的尺度、肌理、形态格格不入。”

  当然这一大讨论并不能改变现状。中国依然对外国建筑师青睐有加,众多的地标建筑项目依然视外国建筑师为首选且是唯一选择。熟悉地产招标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在上海一地标建筑招标书上看到过“只用外国建筑师方案”这一条标注。

  对此,建筑评论家、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评委会主席王明贤便告诉记者,外国建筑设计师进驻中国必然有原因,他们都是国际顶尖的建筑设计团队,同时在国际舞台上都有很成熟的作品,中国政府或者开发商,就是看中他们的设计。

  而进驻中国的外国建筑设计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商业性事务所,他们技术已经很成熟,大多做过一些很知名的项目。另一种就是学术研究性事务所,有一些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他们都更注重研究建筑文化。“我个人比较期望有研究背景的建筑师进驻中国市场。但是同时我遗憾地感到,有一些外国建筑设计师的水准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他们的才华都在西方当代建筑的平台上展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土地了解得还不够,所以我觉得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很像‘天外来物’,和中国的关系不够密切。他们的建筑理念并没有和中国本土文化进行结合。”王明贤说。

  (下转C特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