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五水共治”,宁海人向水发起的挑战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宁海湾横山岛上,刚刚挖到竹笋的人。这几年宁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宁海人与山水间的“对话”。
深甽镇三省村凫溪上洗衣服的人。关停数家纸厂后,凫溪变得清澈。

  “五水共治”{是宁海自我更新的延续和深化,而“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内容在宁海似乎有可以生发更有趣的地理性解读,因为宁海的水系恰恰由凫溪、青溪、洋溪、白溪和中堡溪等五大溪流组成。这些溪流大多发源于本县境内的山地并在本县境内入海,自成体系,基本不存在跨境域污染的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在这里,“五水共治”是宁海人自己的事。

  引言

  5月的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染红了县城东侧的杜鹃山顶,天空似乎已经收束淅沥了一夜的细雨。正是周末,一大早,县城里的人们正趁着微光穿行在林木葱郁笼罩的登山步道间。然而,来自海洋的风并未停歇,它们很快又将云朵聚拢起来,天空转暗,细细的雨滴又追逐着人们的脚步飘落下来。

  这里是浙江宁海。

  离梅雨季节还有一个月,空气仍然有些清冷,但初夏的云层已经开始蓄积,整日笼罩在五月宁海的上空,随时化作一阵飘扬的细雨。在这个潮润的时节,雨滴在宁海的土地上砸不出一丝烟尘,它的形状是一圈圈轻柔的涟漪,在宁海的河流、池塘、水库、海滨之间荡漾不止。

  山是水之源。水从县域西部的天台山、四明山等山地萌发,最初像一缕缕细细的发丝,然后汇聚为溪流,一路迤逦穿过宁海县境,最终在宁海湾或者三门湾入海。距离溪流不远,山地丘陵间蜿蜒着500公里的国家级登山步道。一刚一柔,两种截然不同的线条奇妙地将宁海的步履挽结在一起。

  作为全国首个建成串联全境的国家级登山步道的地方以及《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处, 2011年5月19日,宁海正式成为“国家旅游日”的肇始之地。以此为契机,“慢生活”已经化入宁海人的日常作息之中。在慢节奏中观山听水,收获“海洋一般深沉的宁静”。

  这也是宁海人与山水之间的一场对话。如果说几年前建成的登山步道是对山地的收服,那么今年初开启的“五水共治”行动则是宁海人向水发起的另一场挑战。这一挑战固然借助了浙江全省统一谋划的契机,但实际上,自从1997年确立“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之后,宁海人与水的斗争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去年6月,宁海正式获得验收通过,成为宁波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

  但水的治理没有终点,“五水共治”是宁海自我更新的延续和深化,而“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内容在宁海似乎有可以生发更有趣的地理性解读,因为宁海的水系恰恰由凫溪、青溪、洋溪、白溪和中堡溪等五大溪流组成。这些溪流大多发源于本县境内的山地并在本县境内入海,自成体系,基本不存在跨境域污染的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在这里,“五水共治”是宁海人自己的事。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