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书评周刊·周历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6:书评周刊·周历
下一篇

与过往相认: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永远会有人突然间发现/自己渴望变得更加严肃/他与这种渴望同被这块土地吸引”……半个世纪前,诗人菲利普·拉金在自己的诗歌《去教堂》里,把一个经历世事沧桑而心灰意冷的现代人带到乡间废弃的教堂,他本以为宗教与信仰在自己内心,早已失去声响,但置身寂静与肃穆之中,却瞥见自己与已逝的传统、过往的历史有着隐秘的联系,一旦相认,就难以承受它们的远离,不由自主去回应它们隐匿的叹息。本周一系列的文化事件,似乎都与这样的相认与回应相关,在荼公式开尽花事了的时节,实在是饶有意味的巧合。

  【守不住的乡愁……】

  相信不少人都对自己的故乡持有一种哀挽情绪,目睹她在现代化转型中被复制成一座没有个性的城市,若是偶然于纸上与故乡的历史相遇,便有黯然神伤。还有一些人的故乡,正日益败落,年轻人去往外面的世界,孩子和老人被留剩下来,与之相伴的,是无人耕种的田地、遭遇弃绝的老屋、破损的祠堂。生命力被抽离的村庄,孤寂败落,就像屋檐下尚未被风蚀毁坏的精美木雕,持有尊严却无力自保。据说,中国每日有1.6个传统村落在消失(见《人民日报》)。而近日,多个国家机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单个的人,面对故乡那日光斜照里的尘影飞舞,恍然无力,守不住乡愁;国家的力量则始终是自信的,或可乐观其成。

  【回字有四样写法!】

  读书时代,学鲁迅的《孔乙己》,文字里走出一个寥落的男人,胡子蓬乱脸色青白,身上的长衫又脏又破,他恳切又认真地企求旁人听他讲解一个汉字的事:“回字有四样写法!”然后做试卷,标准答案告诉我们,必须要嘲笑孔乙己的迂腐。连续好几代人被这样的标准答案引导,嘲笑了几十年之后,就笑不出声来。在《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电视节目中,提笔忘字的中国人,只能一边娱乐一边忧伤,惊叹汉字的丰饶之美,疾呼警惕汉字危机。诗人北岛曾写道,人类要重新选择生存的巅峰,“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现代诗人的回答里,竟然有孔乙己的迂腐。

  【你可会浅吟低诵?】

  前不久有“最炫文言文”之风盛行,“今夕之释然,皆因愤懑者之镇静,忧惧者之勇气,犹疑者之笃定……值此风云之际,除旧更新,当仁不让,倾力而动乾坤者,更何人哉!”奥巴马的演讲变成此般慨然激昂的文言文,直教“吾与友皆愕然”,得意洋洋为汉语骄傲。但母语之美,非炫一下即可洞悉。古典的乡愁,虽令叶嘉莹这般诗词学家之作畅销不已,若不与当下存在发生关联,仍会远离。已然是国宝级人物的叶先生,温柔敦厚,一生为汉语的优美诗意着迷,在为庆贺她九十华诞的中华诗教研讨会上,她提出要感知诗词的幽微深隐,需低回往复地吟诵,兴发感动,方能真正进入诗歌的生命。但是,你可会浅吟低诵?一个拥有悠长历史和无数美好事物的国度,难免有些许悲哀。但愿美与情怀,自有轮回,不会沉没。

  【伦理中的至善】

  李泽厚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影响最大的思想者,在那个充满激情与公共关怀的时代,他以融合了中国思想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写作言说,为刚刚从意识形态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几乎每一个对思想文化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彼时都是在阅读李先生的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以一己之思考创作,打开一时代之精神的丰盈多姿,绝对是中国思想舞台上独特的风景。沉寂多年之后,李先生重回大学讲台谈伦理学,复归的思想导师,其课堂一如多年之前,场场爆满,一时成为文化界热议的新闻。当年,李先生说“俱往矣,美的历史,是指向未来的”,相信未来的年轻人,内心立刻蓬勃有声。而今,李先生在解析一系列伦理悖论之后说,至善,是人类的生存。热闹的人群立刻就沉默了,如何倾听这样的哲学话语,已然是一种挑战,理解又该如何发生?

  撰文/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新京报制图/张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