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目击

深山挖笋人

2014年05月25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以后好几年都不会再采笋了”。坐在帐篷前的俄木石者准备回家休整几天,然后尽快去学门技术,为今后长期务工做好准备。
5月15日,笋农们正在帐篷里照看孩子,背后是采笋“大军”在河谷大坝上搭建的临时营地。他们要在山上住一个月左右。
一位男子正在竹林里采笋,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阴暗潮湿的丛林里,时常有蚂蟥、毒蛇出没。
两名男子正在寻找能采摘的竹笋,今年的竹笋不好找。
采笋都是全家出动,家长们上山采笋,大孩子在“家”里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和做家务的责任。
笋山上的一个“帐篷商店”。这样的商店有好多个,采笋的人们不用下山就可以买到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笋农们聚集在小溪边清理笋子。笋农们将采来的笋壳剥开,便露出一根根白嫩的竹笋。
笋农们正在山沟的临时收购点交易。10元一斤的鲜笋,一季下来收入可达上万元。

  在四川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独有的65万亩天然竹林资源,每年一到5月份的采笋季节,附近几个县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便纷纷回乡,在校学生也要放假,他们和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妇女一起,组成浩浩荡荡的采笋大军,携家带口从四面八方涌向笋山,用竹子和白色塑料布在山间空地上搭起紧密相连的简陋帐篷,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帐篷村”。

  拖家带口的采笋大军

  在采笋农民的临时帐篷里,是用木架支撑起来的简易床铺,棉被、床单、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有的人家就连家畜也赶来在林区放养。山里的每个“帐篷村”,都有几个供笋农们买日用生活品的“帐篷卖店”,采笋的人们不用下山就可以买到香烟、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最热闹的“村”里还有台球和录像放映室等笋农们娱乐活动的地方。

  采笋大军在竹山下的沟边、坪地上驻扎10天半个月后,又要把“家”迁往离出土新笋近一些的大山深处。在连续30天的采笋期里,笋山能给一位笋农带来万余元的经济收入,采笋农民靠一季的采笋收入就可过活一年。

  但在竹林里采笋,是件非常艰苦和危险的职业。笋农张世忠说,为了能够找到别人没有去过的山头采到更多的竹笋,不少人早晨天不见亮就得打着火把翻山越岭上山采笋。他们在林间采笋经常遇到野猪、蟒蛇之类的动物,蚂蟥更是家常便饭,很多采笋人在一天时间里,常会遭到数十条吸血蚂蟥的袭击。

  每到下午四五点钟左右,笋农们便成群结队地背着沉重的竹笋下山到小溪边清理它们,然后再送到指定的销售点换取现金。

  笋农们的困境

  但从去年开始,这里原始森林里生长的近50万亩三月竹成片开花死亡,以致今年前往采笋的十万大军大幅减少。在杨河村,来自美姑县拖木乡的吉力石者没有再上山去采竹笋,而是坐在帐篷前犯起了愁。他说:“往年这个季节,这里可热闹了。许多采笋人都涌上中龙山采三月笋,很多竹笋商也赶来收竹笋”。但今年他和伙伴们爬了几座山头都没有采到多少竹笋。这场灾难不仅波及十万笋农和竹笋深加工企业,就连驮笋的马也被迫“下岗”了。

  为使采笋科学合理,防止滥采,杨河乡政府把三月竹林区分片交由农户管护。石布家负责管护的三十亩三月竹林往年可以采到约一万斤鲜笋,能卖两三万元,而今年收入还不到3000块钱。

  林业专家表示,三月竹每50至100年就会开一次花,开花后竹子就会枯萎死亡,而要恢复到开花前的水平,需要8至12年时间。这就意味着,这10年左右,笋农们不能再靠竹笋吃饭,他们只能另寻出路。所以今年,许多青壮年早早就外出打工了。

  □吴传明 摄影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