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教育周刊·教育Media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教育周刊·教育Media

让孩子爱上博物馆(1)

2014年05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孩子们在自然博物馆科普小课堂上学习认识人体结构。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学习公社”

  编者按:儿童节将至,从商家到幼儿园、学校、家长都希望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或是独特的儿童节礼物。今天,学姐给年轻的家长们推荐3篇家庭教育的观点,如果家长们觉得有所收获并让孩子从中受益,那么就算是我们送给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吧。

  当问及一些家长为什么很少带孩子去博物馆时,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是很懂,不知道该带着孩子看什么。” 我想说的是,正因如此,家长们更应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不是一个一生只会光顾一次的地方,而是个终身学习的场所。

  让孩子爱上博物馆,父母要首先爱上博物馆。国外博物馆学研究的学者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六岁前常随父母或学校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六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作为家长的我们,请带着自己对博物馆的好奇,陪伴孩子一同去参观。

  当然,博物馆的类型有很多,要为孩子们选择合适的博物馆,才能让孩子们对博物馆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首先,要从参与性强的博物馆和展览入手。这里提到的参与性,可以是观察、互动、体验等不同角度,重点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尝试第一步走进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遗址类博物馆。

  在孩子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对博物馆有一定认识后,可选择线索性强、知识性强的综合性博物馆去参观,激发孩子们主动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其次,注重参观前的准备与参观后的回味。每个展览都是按一定的线索和思路布置的,展柜和展柜之间、文物和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提醒家长们,步入展厅请在入口处稍作停留)。

  家长提前参观博物馆,能为孩子做好参观前的准备。有哪些知识点和趣味点是需要提前了解?是否可以为孩子设定一定的主题和路线?

  此外,并非所有的讲解都适合孩子们听。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习惯和方式。同时,孩子们的注意力有限,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等实际情况,控制他们在展厅内停留的时间。且避免“一餐吃尽”,而是面对同一个展览,选择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多次参观,使用“少吃多餐”的方式。

  最后,建议家长让孩子带着小伙伴一起参观。当有小伙伴同行时,孩子们会表现出更多积极性,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能更好地参与到参观行为中来,尤其是在跟随讲解员一同参观时,表现更突出。

  □来源微信号“学习公社”。作者朋朋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员。

  (下转D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