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交换战俘:奥巴马的新“赌注”

2014年06月0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专栏

  奥巴马甘冒风险的交换战俘之举,是为民主党争取道义优势,对阿富汗新当选政权施压,同时配合美国外交政策重心东移的策略。

  据报道,近日,美国政府用5名关押在关塔那摩的塔利班组织俘虏交换了一名被塔利班关押5年之久的美国士兵。至此,美国在阿富汗战场的最后一名被俘关押士兵恢复自由,返回家乡。

  此次交换战俘事件,是奥巴马政府阿富汗撤军政策完成的又一个小小节点,未来影响尚不得而知,但足以证明美国“不与恐怖分子谈判”原则的彻底破灭。

  非黑即白的反恐策略,曾让“不与恐怖分子谈判”成了一条不成文的美国对外政策原则。在这条原则的指引下,不管是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都一直坚持对塔利班的重兵围剿。但结果表明,塔利班很难以武力彻底清除,美国逐渐意识到了将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分开对待、各个击破的重要性。

  于是,美国与塔利班的秘密接触早在拉登被击毙之前便已开始。但在表面上,美国仍坚持“不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底线”。

  现在,奥巴马甘冒风险做出交换战俘决定,是押下新“赌注”,政治目的有三:

  首先是为民主党争取道义优势。近年来,反战主义和孤立主义情绪在美国社会内部一路高涨,成为刺激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双刃剑。奥巴马如今此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社会情绪,重塑民主党的“富有同情心”形象,不让一个战士留在战场,还击共和党,在即将到来的国会中期选举中为本党加分。

  其次是对阿富汗新当选政权施压。在美国眼中,刚刚结束任期的卡尔扎伊政权既不“民主”也不“亲美”。而目前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总统大选中,反对党领袖在第一轮选举暂时领先,让美国比较满意。交换战俘行动意味着美阿利益“切割”的一个积极方向,也是美国对未来阿新政府政治走向发出的一个重要暗示。

  再次是配合美国外交政策重心东移的策略。近来,不顾紧张不安的乌克兰局势,久拖不决的中东问题,奥巴马政府正在孤注一掷地把外交政策重心转向“重返亚太”和对付中国崛起。与阿富汗政局及早完成利益“切割”、全身而退,亦是同一政策轨迹中的举动。

  此次交换战俘行动,是多轮“秘密”谈判的结果。消息一经披露,媒体和政界大哗。共和党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的三大“罪状”:一是放虎归山,这些人是塔利班核心中的核心,第二天就会回去“战斗”。二是在未提前告知国会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违反了美国相关法律。三是会助长恐怖分子劫持美国人质的动力。

  白宫则依然不肯放下“不与恐怖分子谈判”这块遮羞布,坚称“没有积极谈判”。而且,“战俘回归祖国”任务紧迫,无法及时告知国会,且这些人到了卡塔尔以后会继续受到监控,至少一年内不能离开,此举不会变相鼓励恐怖分子。然而,塔利班事后的“声明”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俘虏的)获释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幸福”。

  □史泽华(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