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阅读创客·电子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阅读创客·电子书
下一篇

归来的舌尖,乱纷纷的味蕾

2014年06月0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近期文艺圈热点,非“归来”和“舌尖2”莫属。老谋子试图用温情智赚观众反思历史的眼泪,后者试图让观众口水遍地进而口碑满地却引来吐槽无数。内心舌尖碰撞之后,往往留下几分怅惘,这是大快朵颐对杯盘狼藉的歉疚。正如《归来》之于《陆犯焉识》,前者是菜,后者是盘子,宾客们吃完菜偶尔会注意到盘子是否精美,电影大热,带动了小说热销。不知道该说文学死了还是新生了。老谋子能否归来不好揣测,文学精神的归来倒是拭目以待。

  《边缘的姿态》以非虚构笔法记述了作者在青海做人类学调查的感悟,难得的是该书摒弃了传统的汉文化中心主义,给予了这个文化多元地区应有的关注和评价,顺着这个脉络,我们能看到历史的丰盈和对历史理性认知的“归来”。同样“归来”的,是新闻前辈邹韬奋先生翻译于70多年前的旧书《从美国看到世界》,书中分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秉持着美国的也是世界的态度,让美国成为世界的镜像。

  三年前的《生于1971》,反思了七零后一代人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人生体悟,这种浅历史反思的姿态很容易戳中碎片时间行色匆匆的内心。中华泱泱,向来缺乏个体记忆,此类书写也算是弥补了一丝缺憾。有趣的是,搜索引擎上输入“生于1971”,侧栏的“相关人物”赫然出现马化腾、马云等一干互联网大佬。文学的七零后、艺术的七零后是寂寞的,而资本、技术的七零后却风光无两。正如本期《创业邦》盘点的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他们都生于1971之后。

  这世界不是年轻人的,只是少数年轻人的。愈是后工业时代,社会阶层日益固化,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少,每个人在二三十岁之后不得不成为自己的影子。水木丁的《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活现了这个过程,你我身处其中,惊心动魄。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可如今帝都的雾霾正兴风作浪于八九点钟,此时是看不到太阳的,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路灯。

  估计这几本书的读者也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读后应该是五味杂陈,舌尖满是麻辣香锅的味道吧。

  或者就像张昕宇夫妇一样,池鱼羁鸟归自然,在《侣行》中寻归荒野,在奇遇中发现世界。这种努力,对于我等凡夫俗子来说难度过大,但不妨碍我们暗自畅想一番。若果真有读者深受感染而跃跃欲试,只希望能像他们一样掌握足够的求生技巧。

  本期新上榜的《张曼玉“逃”》,用了一个画龙点睛的副题——猫样人生的追求。功成名就多年之后,张曼玉避开大银幕、媒体和明星光环,用近乎于作的“逃”来续写人生。细加体会,会发现“逃”也是一种禅境,复旦的骆玉明教授《诗里特别有禅》为我们推开了一扇禅窗,他从耳熟能详的诗句中去发现禅趣,会让“逃”不离的人们能有拈花一笑的触动。好比一口苦瓜,与味蕾苦战之后,清香留齿。

  数字观察员:何殊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