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5月31日,美国政府以5名塔利班高级囚犯为代价,换回被囚5年的美军中士鲍·伯格达尔,伯格达尔是阿富汗战争中唯一被俘的美军士兵,这也是美军首次与交战13年的宿敌塔利班交换战俘。为了救回这名普通士兵,美国政府、军方和情报人员努力了三年以上,且一切过程都秘密进行,连阿富汗政府都被蒙在鼓里。奥巴马政府为何会为了一名普通士兵,选择向塔利班妥协?
1 神秘5人小组
2014年5月31日下午5点12分,这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在美国驻卡塔尔多哈大使馆响起,焦急等待的使馆人员拿起电话,在电话那一方的美军特种部队人员说,被塔利班扣留5年的伯格达尔中士已经登机,正前往美军位于阿富汗喀布尔的基地。
听到电话的那一刻,美方人员悬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因为不到这一刻,他们都不能确定塔利班是否能真正交换战俘。为了这一次与塔利班的妥协,美国政府和军方,已经断断续续努力了三年以上。一名谈判人员说,“这一刻令人感动,但又不是像新年前夜那样令人眼花缭乱。”
和敌方交换战俘,在美国已经持续13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中十分罕见。
美国媒体报道,美方秘密谈判小组由5人组成,三人来自国务院、五角大楼和国安委,另外两人来自美国驻多哈使馆。
谈判计划早在2010年就启动,中间经历太多跌宕起伏。
2009年6月,正在阿富汗服役的伯格达尔在该国东南部被塔利班俘获,次年11月,美国方面便开始启动与塔利班的谈判,当时,塔利班要求用6名关押在关塔那摩的囚犯交换。后来,塔利班还在一些有伯格达尔的视频中要求美军缴纳100万美元赎金,并释放21名塔利班成员。
21人换1人?军事评论员岳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换俘谈判中的交换原则并非要人数或军衔对等,如以色列曾以千人换一人,须从多方面因素考虑,例如,政治上,要通过换俘给国内一定交代,军事上,要鼓舞己方士气。
2010年那次谈判并未成功,一方面因为当时美国国会通过新法案,严格限制释放囚犯,另一方面则来自阿富汗政府的反对。2012年,美国与塔利班停止谈判,但并未停止中间人沟通。
营救伯格达尔的谈判一直伴随着美国和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进程而跌宕起伏。
2013年6月,塔利班在卡塔尔开设和谈办事处,但因其悬挂前塔利班政权旗帜,阿富汗政府对此表示不满。后来,塔利班为抗议阿富汗当局,关闭该办事处,和谈陷入僵局。
但这个插曲却让卡塔尔成为美国与塔利班沟通的秘密渠道,指挥此次换俘行动的美国国务院官员透露,正是因为此事让美国明确可以灵活调整与塔利班进行谈判的方式。
去年9月,塔利班首先向美方递出橄榄枝。他们通过卡塔尔方面向美国政府秘密传话,称有意重启换俘谈判,但是这一次美国并未急于接招,而是让塔利班证明伯格达尔还活着。
经过漫长的等待,今年1月,塔利班终于发布了一段伯格达尔的视频,顺便告诉美方——时间不多了。经过技术分析,美国军方证实该视频录制于2013年12月,证明伯格达尔还活着。这重新燃起美方谈判人员的热情,一名奥巴马政府高官表示,“这促使我们加倍努力处理此事”。
一名美国国防高官表示,今年年底,按照奥巴马的撤军计划,只有9800名美军驻守阿富汗,对于情报人员来说,要在这之前找到伯格达尔已经迫在眉睫。
2 危险的战俘交易
确认伯格达尔还活着后,事情似乎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未料很快生波折。
公开视频一个月后,塔利班突然宣布暂停与美国谈判,原因不明。美方遂找到曾为塔利班对和谈提供平台的卡塔尔,询问后者是否能助美国一臂之力。经过一番考虑后,卡塔尔决定做美国和塔利班谈判的中间人,塔利班对此也表示接受。
就这样,美方开始与塔利班的间接谈判。在最初一段时间,双方并未涉及交换条款,直到双方同意进行最终谈判,那时已到了今年三月底四月初。而塔利班方面则提出了自己的交换条件:5人换1人。这虽然比之前的人数有所减少,但这5人,均是前塔利班政权的核心人物,包括军队及情报部门最高负责人。可以说,任何一个人若“官复原职”,都可能给阿富汗安全部队或驻阿美军带来重大威胁。
但是,经过仔细衡量,奥巴马政府决定答应塔利班的要求。
据美国媒体报道,即便是最后的谈判,美方也从未与塔利班共处一室,而是由卡塔尔方面传话给塔利班。最初收到塔利班的回复要几周时间,而到了五月底,双方交流逐渐频繁,塔利班的回复最快只需要1天。在这期间,美国方面人员在卡塔尔政府提供的不同办公室与塔利班“隔空”谈判。
为了确保被释放的塔利班高官不会马上返回大本营,美方还与卡塔尔签订备忘谅解录,明确规定卡方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美国媒体报道,为确保机密不外泄,与会的不到十人。
卡塔尔在这场谈判中确实发挥重要作用,在最后关头,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以个人身份向奥巴马政府担保,一定会确保监管5名囚犯。而塔利班本不接受美方提出的5名释囚在卡塔尔被软禁1年的要求,但经过卡塔尔方面的斡旋最终成行。
3 13年宿敌的握手
5月27日,卡塔尔埃米尔与奥巴马政府通话后,双方到了敲定换俘行动细节的时刻。
岳刚说,这次交换战俘比较特殊,不是国与国之间,而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武装组织,因此无边境线和作战分界线作为交换战俘地点,因此这次交换地点选在人迹罕至的塔利班活动地点。
5月28日,美国和塔利班谈判团队达成初步换俘协议。29日,卡塔尔方面人员抵达关塔那摩监狱,等待“接收”塔利班囚犯。岳刚解释说,交换战俘时一般要有第三方监督,例如以色列用千人换回大兵沙利特时,后者就被哈马斯移交给埃及情报机构。
而在塔利班方面,他们将伯格达尔安置在巴基斯坦一处安全的地方。塔利班需要选择一条安全路径护送伯格达尔穿越边境,美方则需确保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方面的安全部队让塔利班车队通行。
一名美军高官透露,美军甚至为此封锁了阿巴边境的领空,以免“不明真相”的己方或盟国军队攻击塔利班车队。
而塔利班也要考虑安全的换俘地点,两方直接会面并非全无风险。毕竟已交战13年。
据悉,塔利班提出要求,可以与美方指挥官直接通话,说明何时何地换俘,但美方指挥官不可以直接与塔利班通话。
时间日益迫近,五角大楼一些官员甚至怀疑塔利班是否会按计划执行,而卡塔尔方面也很紧张。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研究员周晨鸣认为,交换战俘是重大政治事件,如果出现反悔,带来的政治后果不可预计。
换俘的日子终于到了,5月31日早上,塔利班电话通知美方指挥官,派一架直升机前往阿富汗东部某地会面。
很快,一架搭载特种部队士兵的美军直升机从基地起飞,飞赴指定地点。抵达预定地后,直升机先是在上空盘旋,排除伏击可能性后,才缓缓降落,塔利班方面十余人已等候多时。这个场景出现在塔利班事后公布的视频上。
交战13年的宿敌碰面,双方都小心翼翼地靠近对方。美国媒体报道,在面对面约30秒后,双方快速握手,美方根据照片对比,验明是伯格达尔本人。之后,美方人员迅速告知在多哈使馆的谈判小组。
在登机前,美方人员还拍打检查了伯格达尔身上是否被携带炸药和武器等危险品,检查无异样后,他们登上直升机,起飞离开。在飞机上,伯格达尔在纸上写下“SF”两个字母问对方是否是特别行动队,营救人员回答,“是的,我们找你很久了”。此时,伯格达尔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在直升机上失声痛哭。
与此同时,美国驻多哈使馆立即通知关塔那摩监狱,将5名塔利班人员交给卡塔尔方面。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5人都将待在卡塔尔,并接受美国和卡塔尔的双重监管,确保其再无涉恐怖主义行为。
4 不可外泄的秘密
有关这场漫长谈判的细节可谓高度机密,事后有关这场行动的有限细节均由匿名美国官员透露,但他们均未得到官方授权谈及此事。
不仅官方如此,参与此事的民间组织和伯格达尔的家人亦三缄其口。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释放伯格达尔的“支持鲍”组织核心人员凯特·阿利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们与军方媒体事务负责人达成协议,不能接受媒体采访谈及释放伯格达尔一事。
这名负责媒体事务的军官是爱达荷州国民警卫队公共事务办公室的马萨诺,要采访伯格达尔家人必须要通过他。马萨诺上校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伯格达尔的家人现在不能接受采访,因为他们要说的都在发布会上讲过了。
周晨鸣也表示,关于换俘内幕,美国军方与伯格达尔家人应有保密协议,甚至可能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一段时间,在媒体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一些军方内情不可外泄。
据悉,获释的5名塔利班人员已与家人团聚,但伯格达尔仍在美军驻德国军队医院里调理身体。周晨鸣说,战俘回国后一般都会做甄别过程,确定战俘有无叛国行为。岳刚也认为,换俘后,伯格达尔被送到德国隔离起来,应该是要做一些调查和善后工作。
■ 争议
拯救“逃兵”是否值得?
换俘虽然顺利完成,但事情却远未结束,最大的争议是伯格达尔是否是逃兵。
《纽约时报》援引一名前军方官员的话报道,伯格达尔被俘时,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这名前军官称,伯格达尔偷偷溜出位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基地,还留下纸条,称已经厌倦了军队和战争。
伯格达尔当年的战友内森也称,“我们这个战斗队的所有人员都得到命令,不得谈论伯格达尔的情况,以免他遭受危险。现在他安全了,该说出真相了。真相是,他是逃兵,战友为追查他的下落而殉职。”
另一位战友萨顿也回忆说,在伯格达尔失踪前几天,“他问我们在山里迷路是什么感觉,他还问我步行能不能到印度,当时我们以为他在开玩笑。”据悉,23岁的伯格达尔在离开基地时,留下头盔和步枪,只带着笔记本和指南针。
同年,美军在阿富汗进行了大规模的搜寻工作,6名美军因此丧生。这让一些军人不认同用5名塔利班要员来交换伯格达尔。
科迪·福尔来自伯格达尔所在的部队,“他心甘情愿并早有预谋地离开了他的战友。如果他没开小差,那些士兵就不会丧命。”
在萨顿和科迪看来,伯格达尔决不能因为被俘5年就成了英雄,他必须接受军事法庭审判,“我觉得他应该向军事法庭解释临阵脱逃的事,因为他确实做了,而且早有预谋。”
英国《每日电讯报》还披露了伯格达尔被俘后的情况,他不仅喜欢上阿富汗绿茶,还学会当地语言普什图语和达利语,甚至英语都已不甚流利了。这让他“已变节”的说法尘嚣甚上。
对于种种指责,美国军方高层3日说,针对有关伯格达尔擅自离队后遭塔利班俘虏的说法,军方将展开调查。按照美军规定,如果罪名成立,伯格达尔可能会被开除军籍,并面临监禁。
向塔利班妥协输赢几何?
对于此事,美国民众和政客的声音呈现分水岭,一些民众同情伯格达尔的遭遇,认为应该让大兵回家,五角大楼方面和奥巴马政府也称,此举因为“美国不放弃任何一个士兵”。
但另一方面,很多军人对换回伯格达尔并不买账,国会议员们更是对此事强烈不满。一些共和党议员认为,奥巴马违反国防授权法规定,没有在换囚前事先通知国会。还有议员更直言,用5名塔利班高层换回“逃兵”伯格达尔,无异于放虎归山。
这种局面恐怕是奥巴马政府没预料到的,岳刚认为,奥巴马此次换俘有政治考量,一方面借此稳定民意支持率,因为国会选举将近。另一方面,美国要从阿富汗撤军,与塔利班继续对峙没好处。另外,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成功的谈判,也可能为阿政府及美军与塔利班新的和谈奠定基础,而塔利班也可以借机“洗白”自己的恐怖组织身份。
周晨鸣也表示,此次换俘政治意义大于交换本身,可能标志美国对塔利班政策有一定调整,向塔利班释放友好信号,未来将其纳入到政治谈判构架中。
但是,与恐怖组织妥协,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岳刚说,塔利班高层至今未改变反美立场,这次换回5名高官,可能在助长塔利班的气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换囚事件后,连藏匿多年的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也罕见“发声”,欢呼塔利班的胜利。
观察人士认为,塔利班的这次“胜利”,很有可能助长其对阿富汗安全部队的攻势,让即将诞生新总统的阿富汗面临更大安全压力。若如此,不仅会恶化美阿关系,更可能让美国打了13年的阿富汗战争,落得个“虎头蛇尾”,给批评者留下更多“口实”。
B04-B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