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新公益·记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4:新公益·记录

一个县城的非遗表情

新京报记者探访宜宾关河号子等微小非遗项目,发现保护情况不容乐观,面临消亡之困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7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在关河上演示拉纤。他们希望纤夫的技艺能得以传承。
合什手工面细如发丝,绵软鲜香。百年来,是当地一绝。
黄玉珍老人和她的“双龙刺绣”。

  随着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保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执行。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称,传承文化遗产的艺人保护现况不容乐观,拨付给艺人的非遗保护费缩水,不少艺人已离开文化原生地……

  日前,新京报记者深入四川宜宾,以宜宾为切口,了解一个县城非遗及保护状况,试图掀开中国县城非遗保护的一角,窥一斑以知全豹。

  “开船喽”,声音穿破长空,在河岸旁回荡。

  “嘿哟”“嘿哟”,7名纤夫弓着背,和着老伙计的声音拉纤。

  二十余米的纤绳拉着一条破旧客船,在江心随一股股力量抖动。

  那船,那水,那纤夫,以及此消彼长的号子声,在关河铺陈。

  这是宜宾县横江镇滔滔关河水边的“关河号子”,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得知新京报记者来“广播”号子,不少耄耋纤夫们相聚关河,用颤抖的双手操起纤绳。

  沉寂的文明

  横江古镇,地处金沙江支流关河河畔。这里是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水陆中转站。

  关河旁,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一艘艘靠油料摆渡的客船拉着汽笛运送客人。这让冯旭奎失落。

  冯旭奎,68岁。年少时便跟随父亲、爷爷在关河当纤夫。纤夫生活中,一副好嗓子的他成了领号人。

  最难忘的是和十几名纤夫一起拉纤的日子。光着脊梁,穿着草鞋,顶着硕大的太阳,将纤绳几乎勒进肉里,没日没夜沿河拉纤。

  “我把船漂过来,接你来过河,你不要嫌弃我,回家做老婆”,枯燥的拉纤生活也有乐子,那群光脊梁的爷们儿每每看到漂亮女子,为让伙计们尽兴,冯旭奎总会唱着号子“挑逗”一番。

  机械化挤压着纤夫们的拉纤时光。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关河上再无纤夫拉纤。冯旭奎的号子声悄然沉寂。

  与此同时,金沙江畔,号子声被汽笛声替代。

  绝非个例。在宜宾这个不足三千平方公里的县城,悄然沉寂的还有“合什手工面”、“双龙刺绣”等名震一方的传统手艺。

  “没人愿意跟我学刺绣了”,69岁的黄玉珍拿着自己数十件刺绣作品,向记者诉苦。黄玉珍9岁始学刺绣,大半辈子中,收徒百人。如今近二十年里,“年轻姑娘都忙着打工赚钱了,手艺快失传了……”

  “他们是沉寂的文明”,宜宾县文广体局工作人员余洪感叹。

  一线希望

  “我以为我一点用处都没了,以为号子声永远听不到了……”2009年,冯旭奎看到了一线希望。

  2009年,中央电视台到宜宾拍一部关于南丝绸之路的纪录片,摄制组提出想听听关河号子。颇感意外的镇政府找到当年领号人冯旭奎。

  “老伙计们,走,关河号子唱起来”,在冯旭奎召集下,另外5位老纤夫聚到江边,唱响了当年喊过的号子。“船是拉不动了,但是,拉纤的情形没变。”

  从那日起,宜宾一带的老纤夫们听说关河号子可能又唱响关河,纷纷与冯旭奎联络。

  近20位满是银丝的老翁们,畅想关河号子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双龙镇的阿婆黄玉珍,也对自己的刺绣看到一线希望。去年10月,正在打盹的黄玉珍家中突然来了七八位客人,这些客人看着黄玉珍手中的刺绣“很激动”。

  来访者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齐欣及他的研究团队。该团队去年10月来到宜宾,重点打捞流失或行将消逝的民间非遗。

  “我们是带着中国文联的部级课题《快速城镇化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发展机制研究》来探访的,宜宾代表着全国多个县城的非遗情况。探访发现,微小非遗项目亟待保护。”谈起调研体会,齐欣对记者说。

  “专家们都说我的刺绣好,我又有信心了”,黄玉珍现在常拿出刺绣向邻里朋友说道,“这是好东西,会传承下去的。”

  自救与突围

  2005年6月,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10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此后,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宾县文广体局工作人员余洪称,近年来,宜宾县全县开始打捞省、市、县级的非遗项目。截至目前,宜宾县共有9个省级以下(含省级)的“非遗”项目。

  “这是好事,我们支持”,横江号子进入非遗项目后,冯旭奎以及其他老叟们开始寻求自救。“一个年轻人想跟我学号子,但他嗓子不行”。

  老纤夫们又探讨对号子改革创新,“将号子搬到舞台,成为一个节目岂不更好”。但凡有空,十多名老人们总会相聚一起探讨。

  2012年,冯旭奎等代表宜宾参加四川省首届传统民歌大赛,台上的号子声,让台下一位评委潸然泪下。

  在关河北部的合什镇,刘启湘也在寻求突围。

  今年62岁的刘启湘,十多岁时便跟着当地师傅学习拉制合什手工面。该手工面细如发丝,绵软鲜香,百年来,是当地一绝。

  据介绍,合什手工面,取地下泉水,加入土鸡蛋、食用盐等辅料,从面粉到成品历经36个小时。

  但作为手工面的传承人,他发现,多年来,自己天天制作面条,然后驱车售卖,“特别辛苦,赚钱也不多,没人愿意学技艺。”

  “我们想抱团经营”,2012年,刘启湘和当地一生意人合作,生意人出钱,自己出技艺,联合打造合什手工面。“合作之后,手工面的市场慢慢打开了,学习手工面技艺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刘启湘称。

  如何保护

  知道“关河号子”是个好东西,但关河号子如何唱响关河,冯旭奎仍是一头雾水。

  齐欣课题组成员靳女士称,探访发现,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民俗文化流失、政府部门对非遗认识不够、传承人及有关部门对非遗项目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宜宾多数非遗项目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这是全国区县的普遍情况,再不保护,极可能走向消亡。”

  宜宾县文广体局一管理人员坦言,目前,根据有关政策,政府部门为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发放保护性补贴,而市级、县级等微小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则享受不到补贴。“我们希望通过广泛的传播,普及非遗知识,联动社会一起保护。但县市级非遗如何保护,还需定夺。”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文称,就全国区县而言,微小型(省级及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凋零状态,这需要政府部门、企业与非遗传承人甚至有关公益团体有一个联动机制,一起致力于非遗保护。

  冯骥才曾提出,“非遗的保护者不是传承人本人,首先应当是地方政府。它的第一保护人是政府,所以官员是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责任人”。

  本版采写/摄影/新京报记者 申志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