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之雕塑篇
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其中达·芬奇、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而米开朗琪罗更是比达·芬奇和拉斐尔多活了近四十年,而这40年正是意大利处于多灾多难的时代。因此,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道路不同于达·芬奇和拉斐尔而呈现出对于人类解放的希冀。米开朗琪罗认为人物是被禁锢在大理石中的,恰如灵魂被禁锢在肉体之中。
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米开朗琪罗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雷赛镇,父亲是当地的官吏,母亲早逝,他在奶妈的抚育下成长,他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是靠着我奶母的乳汁,才拿起雕刻刀和锤子来创造雕像的”。1488年米开朗琪罗进入画室学画,后被召入宫中,师从文艺复兴第一代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学生贝托多。在新柏拉图主义、人文主义思想与古代经典雕塑的熏陶下成长。
作品《哀悼基督》(Pietà,1498-1500,大理石雕像,高1.7米,收藏于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博物馆)是米开朗琪罗受一位法国红衣主教的委托而作,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米开朗琪罗说他的这件作品是“罗马现今最美的大理石雕塑”。Pietà的意思为“怜悯”,取自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后,圣母玛丽亚怀抱着死去的耶稣的场景。
雕像中,米开朗琪罗一反传统表现圣母哀痛爱子的模式,将圣母刻画得宁静与柔美,赞颂人文主义理想。雕塑构图为三角形,显示了主题的庄重与神圣。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但脸上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横躺在玛利亚的双腿之间,右手自然下垂,头稍向后仰,面部表情好似熟睡般安详。米开朗琪罗将耶稣的形体处理得较小,不同于稍大的圣母的形象。尽管耶稣在受难时已经是33岁的成人,但是圣母玛利亚依然被塑造成年轻俊美的女子,这独特的艺术处理好似暗示着玛利亚不论何时回忆耶稣都是她怀里的婴孩,不仅预示着基督教信仰中所饱含的爱与深情,也充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的崇高。
【小知识】
人文情怀+时代印记
米开朗琪罗是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宗教题材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人的特色,它描绘的都是穷人的艺术与宗教,作品中体现人的理想与价值,体现人文主义情怀。二是作品中流露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如《大卫》的理想、《摩西》的愤怒、《奴隶》的痛苦与纠结等,都是时代的回音,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节奏与脉搏。三是米开朗琪罗不同于同时代的达·芬奇和拉斐尔,后两位画家生涯未经历时代的动乱,因而画面呈现的多是合适与流畅,而米开朗琪罗将其丰富的经历转化,作品多理性地映射了时代的矛盾与个人的不安,带有些许悲剧情结。
□潘鸿 女,双子座,自由撰稿人。艺术家徐冰前助手,现为策展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