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5:旅游周刊·活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5:旅游周刊·活动

像康巴人一样热爱生活(2)

《新京报》青年大学生“甘孜州文化体验游”圆满结束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大学生跟着当地学生学起了藏文书法。
笔锋回旋,端庄凝结其中,仿佛是在进行某种精细的手工雕刻。
学习土陶制作。

  (上接D13版)

  学艺

  跟着小师傅制阿西土陶

  长路上,最动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最初的碰撞是在稻城附近的阿西村。阿西土陶制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土陶制作是本次大学生的体验活动之一。看似简单,陶坯在基座上旋转,难以成型,学生们细嫩的手和藏族师傅们的手交错在一起。一个刚刚制作好的土陶香炉坯子,没有任何装饰,师傅说,大概是三十元,还要经过晾干、烧制,那是大约十五天之后的成品。大学生说,可以定更高一点的价格,完全没有问题。这个时代,手工的东西很珍贵。

  从阿西村可以远远望见通往山外的道路,可是河谷里曲折拐弯如盲肠,进出的交通不容易。17岁的次珍就决定从这条路上撤回来,“以前村里只有我一个人上学,上到六年级,我不想上了。”那是差不多五年前的事情,之后,次珍跟着父亲降措学习土陶制作,现在已经被人称为“小师傅”。

  17岁的次珍和大学生年纪相近,聊起来十分投缘,互留了微信号。降措说儿子现在有点后悔没有继续读书,次珍跟比他年长几岁的大学生说,想要把土陶做好,想要走出去。

  北京大学学生刘泽众说,不知道十年之后的阿西土陶制作会不会改变,次珍会是什么样子,他必然接待了各种各样的客人,也许会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中国政法大学的赵丁说,次珍,如果你以后遇到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可以找我。

  习字

  圈圈点点藏文书法

  我们来到了德格县中学,操场的一半摆满了课桌,学生埋首练习藏文书法。笔握得很低,身体几乎俯在课桌上,笔锋回旋,端庄凝结其中,仿佛是在进行某种精细的手工雕刻,半晌才有一两个调皮的小男孩偷笑着抬头瞄两眼。

  德格县中学只有初中部,实行双语教学,大多数学生都是住校。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哥哥姐姐都为各自的学校拉票,欢迎同学们将来能够来北京上大学。操场上的学生欢呼着鼓起掌,为自己的梦想加油。

  有个小男孩整只手都是用钢笔尖轻戳出来的蓝色点点。他是一个好学生,书法优秀,已经不限于模仿字帖,而是自己创作。问他写得是什么,“蚂蚁虽然没有眼睛,但是也能很快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一个大学生感慨,孩子的天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也许这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下转D16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