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开凿京津运河”建议者回应质疑

称建议有些内容确实“粗线条”,开凿“京津陆海运河”技术不是问题,利益是最大障碍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前日,北京市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3-2014北京蓝皮书,其中建议开凿160公里的“京津陆海运河”,引发网友热议,一些网友认为该建议“看上去很美”。昨日,该建议提出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表示,该建议确实有些内容是粗线条,网友的质疑可以理解。

  网友:看上去很美

  2013-2014北京蓝皮书包括六部报告,在《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中“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这一文章提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同时可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

  “京津陆海运河”设想从北京通州宋庄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

  该建议经报道后引发热议,一些网友认为该建议“看上去很美”,但不太现实,“不治理污染源头,挖条运河就能改善环境降低污染?”

  主编:技术不是问题

  “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这一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他同时也是《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的主编。

  昨日,施昌奎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理解大家的质疑和担忧,并对大家的质疑作出回应。

  海水渗入会引起土地盐碱化,施昌奎说,这确实是该建议存在的问题之一。但这是两害取其轻的结果,因为北京地下水超采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要远远高于地下水被污染的程度。与其加大地质灾害风险,不如引入海水,这样危害小一点,而盐碱化的危害可以通过技术处理。

  开凿运河是否会降低PM2.5?施昌奎说,开凿运河并不是直接降低PM2.5,而是对环境的改善有正面意义。运河通过对微气候的影响,通过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城市工业喷涂和扬尘带来的污染。

  施昌奎还认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技术其实不是问题,利益是最大的障碍。

  ■ 观点

  “改善环境还是要靠治理”

  专家称开凿运河对改善大气没有太直接关系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认为,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对改善PM2.5没有太直接关系。

  彭应登说,该建议缺乏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海水渗入地下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会十分严重。

  针对“改善大气”一说,彭应登认为没有对症下药,北京目前的污染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特殊城市结构和特殊地理环境,运河对这三部分都没有触及,而且引入的海水对扬尘没有根本性影响。

  彭应登说,北京市社科院作为北京的智囊机构,建议被政府采纳的可能性很大,相关研究需要经过严格论证和评估,否则会对社会产生误导。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认为,这个建议听上去“没什么逻辑”。目前北京的空气质量相比去年有明显好转,北京从去年至今采取的清洁行动计划等应该发挥了作用,“改善环境根本还是要靠治理。”

  ■ 对话

  “开凿运河建议两年前就曾提出”

  施昌奎说前期论证约半年,将关注政府和公众对该建议态度

  “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建议引发热议,其中质疑声居多。为何提出该建议?提出之前做过哪些论证?新京报记者昨日对话了该建议的提出者施昌奎。

  新京报: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

  施昌奎:我两年前就曾提出这个观点,当时考虑,北京要想跻身国际前列,没有出海口和充足的水资源肯定不行。出海口既是国际贸易中大宗商品集散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交汇点。“京津陆海运河”的开凿可以把北京变为“准沿海城市”。当时提出来没有太多人关注,现在契合了京津冀一体化和大气污染的背景,所以引发了热议。

  新京报:前期做过哪些论证?

  施昌奎:前期论证约半年,主要是就技术上的问题咨询工程专家。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专家有顾虑。两年前提出这个建议就打算上报院里,当时院里说暂时放一放,因为考虑到海水如何引入以及引入后引发的水污染等问题很难解决。这次发布蓝皮书我又提出了这个观点,但只是引用的部分内容,不是所有详细论证的内容。确实有些内容是粗线条,比如该地区涉及的搬迁人口等,因为是做社会科学的,不能从工程角度来论证。不过经估算,凿这样一条运河大约需搬迁20余万人员,运河两边的区域可以消纳这些人员。

  新京报:如何看待网友的质疑?

  施昌奎:有人说我脑残,我觉得大家的质疑可以理解,大家担心水污染、安全、技术、资金、人员搬迁等问题,这些忧虑都是情有可原的,任何一个工程都是有利于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大家说我不务正业,我觉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圈内人久而久之就有了限制,很难有创新性,圈外人会提出一些超前的、目前不能实现的想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或许可以解决。

  新京报:会把建议提交到有关部门吗?

  施昌奎:我不会主动去交流,学者提供的是智库型的建议,当年南水北调也是经过多年的论证。接下来会关注政府和公众对这个建议的态度,关注这个事情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作为一个写字提建议的人,提建议是我的职责,我也希望建议落到实处。

  “京津陆海运河”预计走向

  “京津陆海运河”总体设想:

  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通航船只吃水深度达到30米,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京津陆海运河”主要功能:

  1、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解决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困境;

  2、通过运河引入海水,改善北京和天津的大气环境,为打造宜居城市创造条件;

  3、通过运河航运,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事业;

  4、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以上内容据北京蓝皮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