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书评周刊·主题
上一篇

《祖父的六抽小柜》

物的生命,从来比人悠长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对往昔的追寻,永远在路上。“在路上”或许源于谜题的不可解,或许源于故人的消失,或许源于旧物的淘汰,但根本原因是往昔真的正在过去,迟早会锁进历史,直至完全石化。我们若有幸活在它的末端,看到它曾经丰盈的遗迹,惊觉自己是最后的族人,便下意识要去抓住,要去体会、要去重现,要用文字写出“现在”对“过去”的思考,要去寻找“我”在其中的位置。

  台湾本省人杨凯麟,自幼生长在日据时代的木质老屋。老屋被拆除,许多旧家具不知所踪,祖父的一件六抽小柜却保存了下来,里面东西依然如故:陈年药包、各式纸条、废弃的旅行用闹钟、不知年代的日本镍币、放大镜与老花镜等。他将祖父的老柜收纳、整理,修好闹钟的同时,祖父也去世了。老物与老人灵魂的隐秘交接,这是不是开启旧事的密码?

  他因此培养了在老物中寻觅旧事的兴味,“引领我漫游于各地古董商中,日复一日逡巡于台湾乡镇荒野的古厝老宅,不厌其烦地标记各地寻宝秘径的动机其实至为单纯:对生长于斯土地的好奇”。《祖父的六抽小柜》可以看做《留味行》里台湾部分的延伸,甚至可以想象这些老物在瞿筱葳外祖父母生活里的样子。老厝、柑仔店、寺庙和医馆,这些是台湾最民间的场所,每一件都“暖暖内含光”。

  这不是一本文物鉴赏指导手册,而是一部个人的古物追寻记。追物也是追人,赏物难免要与“贩仔”们打交道。“每一件老东西在时间的淘洗下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明灭闪烁着悠长生命所充盈的灵光。因为惜情与念旧,我决定写下这些光晕所照亮的细微人、事,与我因此认识而熟稔、因熟稔而相惜的民间艺人”。

  台湾家具自有其静默的实用与艺术。菜橱是古早的冰箱,上层存放菜肴,中间抽屉置放餐具,下层收纳锅具。这是“复合式民艺家具”的概念。柑仔店里的玻璃橱、烟酒橱、米柜、掌柜桌、钱柜、杂什担、老招牌,到摆设的玻璃糖罐、花瓶牛奶灯、新力宝宝、外送提盒、糕饼模子,这最平常的物,蕴藉着一整个的往昔岁月,曾经的“慢”现在已经不存,但这慢还留在老物上,让时光也在此停驻。

  台湾的宗教富有浓浓人味,这不是高堂大庙的豪华,而是富有喜感的小像,既富“神”情也不乏“人”味。三寸迷你的囝仔神,“再怎么穷凶极恶,骨子里即使仍然想张牙舞爪捣蛋,结果都摇身一变为赤青二色矿物色彩的小孩儿妖精”。宽袍大袖、金灿灿元宝的土地公,是掌管个地方大小事务的基层官员,讨喜又多金。早期庙宇拜殿檐角下负重造型的外国力士“憨番”,粗眉大眼也充满喜气。“憨面”的虎爷,朴拙憨直,状若大猫,是书里我最喜欢的小神。

  杨凯麟书写着这些古物的样貌、来源,是希望借老物寻回古早台湾的某种安然、笃定,摩挲着老物,就回到了过去的日子,能养出敬惜旧物的沉稳。“台湾的民艺经验却让我知道,台湾社会曾经不是这么轻佻与失忆。从不同机缘里寻觅而来的这些老东西显现的是现代台湾人所不再认识的另一种生命质地,更为质朴、欢喜,更为丰饶,也更贴近真实生活本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