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历史

晚清“自改革”何以成“殇”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君主立宪之殇》

作者:解玺璋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定价:24.20
《共和中的帝制》
《帝国回忆》

  《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是解玺璋继《梁启超传》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新书。与人物传记不同,这是一部关于思想史的著作,书中向读者呈现了晚清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士大夫阶层纷繁复杂的思想和行动选择,以及最终结果。

  自上而下的君主立宪

  相较本书炫目的大标题“君主立宪之殇”,作为一个历史门外的普通读者,我更在意的,是梁启超的“自改革”和晚清的自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展开,最终却走到尽头的。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梁启超所孜孜以求的君主立宪,不过是晚清“自改革”的一种逻辑结果和政治的现实追求,其败固然有许多原因,但都脱不了“自改革”本身的问题,所谓“胎里病”。

  解老师在描述梁启超的自改革努力中,描述了梁启超的师友关系学术传承,以及政治实践,这一方面也是理解梁启超的自改革乃至他所寄望的君主立宪何以成殇的钥匙,也是理解晚清自强运动走向失败的一把钥匙,同时,还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晚清时期知识精英,尤其是像梁启超这样在传统士大夫眼中更多是草根知识精英,为复兴所做的努力的纷繁图景。

  什么是自改革?梁启超的自改革在同时代人中又有何特别之处?

  自改革一词,书中所述,来自龚自珍对于王安石“改易更革”的化用:“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所谓自改革,就是主动实行自上而下的自我改革,以防止体制内外对现有统治秩序的挑战。晚清时期的自改革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局势的变化也在做出调适,在梁启超那里,自改革的最终目标最后变成了君主立宪。

  与过去诸多革命史观下论述晚清的变革是1840年后在外衅压力下的“刺激-应激”反应的传统叙述不同,解著认为,“中华帝国的自大幻觉和昏睡状态最终是被西方炮舰‘唤醒’的,是对西风东渐的一种回应。这种看法显然忽视了中国思想先驱的存在,这不符合事实,或者说只是部分地符合事实”。

  本书在梳理梁启超的自改革的思想渊源时,把目光投向了1840年之前更早的年代,认为中国近现代变法改制的第一声叹息,发生在更早的嘉庆五年,即1800年。其时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书言事,称“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士大夫渐不顾廉耻,百姓则不顾纲常”,洪亮吉却因逆龙鳞,以“大不敬”判斩立决,后免死发配新疆。

  嘉庆之际,延续着所谓康乾盛世的余荫,也被视为乾嘉盛世。但其实中国传统社会中,所谓盛世,都是立于危墙之下。乾嘉时更是如此。佩雷菲特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已经将所谓强大帝国的问题点了出来:“停滞的帝国”。

  洪亮吉看到了问题,其命运虽然跌宕,但还是激起了后世一些有任事责任的知识精英的回响。如书中所述,道光时期由清地方大员主导编撰而成的《皇朝经世文编》,自是这种历史先声的回响,也是一种自我改革的尝试。

  “胎里病”痼疾难除

  这种改革依托经学异端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之学,虽然在破除传统的思想禁锢上居功至伟,但破旧有功,立新无望。

  不过,这种改革,如龚自珍诗言,“药方只贩古时丹”。其思想渊源,依托的是经学异端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之学,虽然在破除传统的思想禁锢上居功至伟,但破旧有功,立新无望;即便事功者所言变法,依然只是在传统的轨道中的努力。如果没有来自完全不同的工业文明国家的坚船利炮,或许,也能有中兴之望,但是,工业革命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自成一体的天朝体系,再也不能自外于新世界了(虽然朝贡体制下也有商贸体系,但影响局限在开埠的口岸),更没有依靠传统思想传统方法来中兴的机会了。

  后来崛起的梁启超,和他的师友们,即便后来的思想注入新的甚至西方的思想,包括君主立宪的思想,但毫无疑问,都带着“胎里病”,跟《碧血剑》中归辛树的儿子一样。

  这应该是晚清自改革之殇的一个原因。

  自然,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等维新一派,其面对的,不仅是祖宗之法的阻力,更有祖宗之法护佑之下的各种利益,慈禧及其围绕身边的人,各级未能被动员接受新思想的臣工、读书人。这方面的原因,已有太多叙述。

  康梁一派的改革,要面对的不仅是他们的对手,还有同样要改革的洋务派。

  茅海建的《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显示,在晚清的自改革中,不仅没有相互弥合相互支持,反而是相互攻讦,张之洞档案显示,张之洞在重洋务的同时,一个重要的攻击方向,就是康有为的学说,自改革阵营对于改革话语权、主导权明争暗夺,而不是求同存异,戮力同心,恐怕这也是导致不仅是梁启超也是所有人鼓吹的自改革图强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这中间,如本书所述,一个重要原因,以草根出来的知识精英与大多数传统士大夫之间的不默契,甚至敌视,与康派的托古改制罔顾学术漏洞,道德上与传统士大夫所信奉的理念相左,终究得不到同样渴望变法的更广大的士大夫群体支持相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仅是目的正义,程序正义同样重要。

  康梁维新和后来梁启超鼓吹的君主立宪,他们最主要的依靠,只是一个希望亲征走向前台的懦弱无力甚至一直病歪歪的年轻的皇帝。并不是坐在皇帝宝座上想改革的人,都能成为当年日本维新的明治天皇的。

  立宪失败革命起

  晚清的自改革一错再错,终于导致了革命的发生。

  晚清的自改革,错过了洪亮吉,错过了魏源、龚自珍,错过了洋务运动,错过了维新变法,最终虽然推行立宪,却眼睁睁看着最后的机会从眼前流逝,终为革命所乘,梁启超也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君主立宪梦破。而革命,却是梁启超害怕并竭力希望通过自改革避免的。

  其实,自改革的破局,不是别的,归根到底,还是梁启超们自改革努力想保全的政权,一手导演的。

  如梁启超所言,“革命党何以生,生于政治腐败。政治腐败者,实制造革命党原料之主品也。”当一个政府,“讽谏无用也,笑骂无用也,策厉无用也,恫吓无用也,一切皆是闲言碎语,政府闻之已熟”,革命就难免了。

  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梦破,中国最终走向民主共和之路,但这条路于中国而言,走得太过曲折艰辛,其中牺牲,实在太大,这恐怕是当年革命党人所未能见到的,却是梁启超极力想避免的。书中对此,也有详细描述。

  改良如何与革命赛跑?如何通过自改革,来抵消可能的革命的到来?

  戴季陶《日本论》称西乡隆盛是胜利的失败者,其思想规制了后来日本的发展。梁启超和他的自改革,一直处在各种名目改革与保守的夹缝中,最后又毁于革命,但当年他们努力的场景,历久弥新,尤其梁氏当年的洞见,至今犹如阴魂,在中国大地上空游荡,俯视着这个多难的国度。

  哲人其萎,遗响犹存。

  梁启超当年的困境,其实也是理性改良主义者的困境。

  □朱学东

  【同类著作】

  《共和中的帝制》

  作者:张鸣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年5月

  定价:25.90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状况,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张勋复辟前后军人集团、文人集团的反应等史实。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推进社会的进步?执政者在面对不完善的游戏规则时,尽力弥补制度的漏洞与采取厚黑的手段,哪一种更能实现其执政理念?张勋复辟固不足取,但没有耐心,一步到位的跨越式发展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延伸阅读】

  《帝国回忆》

  作者:(英)泰晤士报 著 方激 编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4年4月

  定价:42.00

  本书由1901年-1910年《泰晤士报》上刊登的新闻报道选编而成,全书以时间作为轴线串联起晚清十年,以《泰晤士报》的视角,再现了清王朝最后十余年的内政与外交。近日,出版方特邀学者雷颐,以及《梁启超传》《君主立宪之殇》的作者解玺璋对话,并论及了清政府面对的困境。

  晚清的困境

  解玺璋认为,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知识界的崛起。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界开始有了政治上的要求,这让清政府十分头疼。另外一个困境是,清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慈禧开始萌发了满族民族意识。最开始满族是没有民族意识的,她怕满族的权力被汉人夺走,想通过改革、立宪把满族人的权力慢慢地收回来。在当时满汉民族的矛盾问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这是清政府最大的压力。

  雷颐说,满族本身就是个少数民族,对汉人有着天然的警惕,从1906年之后,慈禧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只用满人,使得汉族大臣心理也产生障碍。《帝国回忆》一书中,在第142页中写道“官制改革,实际上不是一种改革,只是一种官员之间的重新洗牌,不必做太高的评价。”当时《泰晤士报》作为一个旁观者已经看出了这点。

  除了以上两个困境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崛起。甲午战争使一部分中国人认识到:日本,几百年来就是我们附近的一个小岛国,他的文字还有其他的很多都是从我们这里学过去的,在经历过了明治维新以后已经是一个现代国家了,而我们还依然落后。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取得胜利,更让中国人看到维新后日本的强盛,证明以往的失败不是人种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只要国家的制度优秀,黄种人可以打败白种人。

  新京报记者 张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