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文化新闻·艺术家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文化新闻·艺术家

英国知名剧作家来华与中国演员做工作坊,接受新京报专访谈50多年戏剧人生与争议

爱德华·邦德 戏剧比现实更真实(1)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
战后英国左翼剧作家、导演、戏剧理论家,生于1934年7月18日。迄今为止,他已创作了50余部戏剧与若干部电影,代表作有1965年首演的《得救》(Saved)、1973年首演的《赢了!》(Bingo)、1984年首演的三联剧《战争戏剧》(The War Plays)等。
蓬蒿剧场供图
1965年首演的《得救》因剧中有几个年轻人在公园用石子将童车中的婴儿活活砸死的场面而引发了轩然大波。此剧后来还直接推动英国在1968年废除了18世纪以来实行的戏剧审查制。图为在伦敦上演的2011年版剧照。图/IC

  因为爱德华·邦德的到来,小小的蓬蒿剧场,气场也发生着微妙的改变。

  六月上旬,这位英国在世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应第五届南锣鼓巷戏剧节之邀,在蓬蒿与十多位中国演员做了一周工作坊。邦德的工作方式与众不同,他不像大多数导演热衷于演员分析角色的性格与情绪,邦德只想展示境遇本身,因为在他看来,“角色存在于境遇之中”。他的排练,可能大半天只排了三五分钟的戏,剧本中的一页半纸,也会被他拆分细化成50个步骤,让演员一一执行。这个过程需要无比的耐心,如同戴着放大镜,以近乎“雕刻”的方式,将舞台上的时间以秒为单位,细细地打磨。对旁观者而言,这种琐碎、滞涩的排练并不好看,没有了戏剧的连贯性,气氛容易焦灼,容易使人丧失耐心。一个演员走过来对他说,你让中国演员这么做很难,在中国我们就是用情绪去带动境遇的。“是的,其实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也都是这样,但我不想这样,我想在此基础上做得更多”,邦德回答。

  名作

  《得救》推动英国废除戏剧审查制

  爱德华·邦德1934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底层工人阶级家庭,童年在二战的炮火中度过。14岁时,因为看了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演出,邦德第一次受到戏剧的启迪。15岁,邦德离开学校到工厂做工,而后又参军。军队的经历让他发现隐藏在日常社会行为下的暴力,这促使他开始戏剧创作。

  24岁那年,邦德向伦敦皇家宫廷剧院寄送了两个剧本,艺术总监威廉·加斯基尔(William Gaskill)开始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加斯基尔邀请当时还在工厂工作的邦德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进入皇家宫廷剧院的作家小组学写作,还时常送给他戏票。1962年,28岁的邦德发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教皇的婚礼》。三年后,他的第二部作品《得救》首演,该剧讲述了战后的伦敦工人区里,几个年轻人空虚、无望的故事。剧中第六场是几个百无聊赖的年轻人,在公园用石子将童车中的婴儿活活砸死。对暴力的正面刻画让《得救》引发了轩然大波,被责令只能在俱乐部上演。同年9月,加斯基尔亲自执导该剧的俱乐部演出。但面对争议,邦德坚持一字不改,他认为改动这个核心场景将令作品受损。他的决定也得到了加斯基尔以及当时英国国家剧院艺术总监、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等人的支持。该事件成为一个导火索,直接推动英国在1968年废除了18世纪以来实行的戏剧审查制。

  与此同时,《得救》也为邦德赢得了世界声誉,他的剧作开始在英国以外的国家上演。据统计,仅1966年至1969年的三年间,全世界就上演了三十多个版本。其中,德国导演彼得·施泰因(Peter Stein)和法国导演克劳德·雷吉(Claude Régy)也都执导过该剧。

  (下转C15版)

  C14-C1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曹曦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