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文化新闻·艺术家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文化新闻·艺术家

瑞士摄影艺术家亚洲首展亮相今日美术馆,横跨艺术、摇滚、探险、时尚等多领域

汉内斯·施密德 我只关心拍照的瞬间(2)

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展厅中央悬挂着移动雕塑装置,这些雕塑上不时在变换图像。
汉内斯·施密德1981年拍摄的德国发电厂乐队。他是当时唯一一位获准拍摄发电厂乐队表演现场和私生活的摄影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施密德因拍摄美国牛仔系列广为人知。今日美术馆供图

  (上接C12版)

  ■ 人物特写

  与摄影结缘

  带上二手相机去南非探险

  施密德出生于瑞士的一个贫困山区,他从小就在山林间放牧,过着漫山遍野奔跑的生活。这段童年经历塑造了他自由、充满激情的个性。直到今天谈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施密德直言从小对周遭事物充满好奇,让他毕生受用。

  而与摄影的结缘竟然也与他去南非的探险有关。施密德从未学过摄影,1968年他给自己买了架二手相机,带到了南非,“当时就是觉得好玩,当年这个小小的相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稀有的,为此便具有了吸引力,帮我打开了与人交流的桥梁。”

  除此,从南非再到亚洲探险,考察地球村的文化和历史;甚至被原始部落抓捕,每天被严刑拷打……这一段段传奇的生活经历,也让施密德觉得通过影像才能制造出永恒的瞬间。就此,摄影彻底激发出了施密德创作激情。

  不过尽管看重摄影的作用,但施密德也向记者强调,自己关心的是拍照的瞬间,而不是最后出来的成像,“那个瞬间的场景永远地印在我脑子中。对我来说,摄影的瞬间更重要。”

  拍摇滚乐队

  留下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像

  文化、时尚、探险……施密德用影像横跨了多个领域,其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7年间跟随257个世界乐队巡演的经历。他用10余万张影像留下了过去的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施密德回忆自己从原始部落探险回到瑞士后,并没有工作。有一次,一位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朋友邀请他参加现状乐队(Status Quo)的演唱会,“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这个音乐怎么这么难听,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疯了。”没想到自己曾经的探险经历让乐队主唱很感兴趣,便邀请施密德拍照,“我就拍他们疯狂的照片,不化妆、生活中很自然的表现。”

  虽然当时杂志已经崇尚美人至上,施密德的这些原生态照片并没有被杂志采用,但他的摄影理念却让乐队为之痴迷。自此,施密德跟随了257个乐队,包括发电厂(Kraftwerk)、皇后、金发女郎、滚石、AC/DC等乐队。他也是唯一一位获准拍摄发电厂乐队表演现场和私生活的摄影师。

  时至今日,谈起自己1977年至1984年的这段疯狂摇滚生活,施密德最得意的是自己留下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像。他说,在这一“摇滚明星系列”中自己共拍了10多万照片,除了拍摄乐队表演现场外,他也将镜头对准了观众,通过特殊的观察视角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这些观众背弃父母的传统理念去接受摇滚乐,是一个时代文化现象的代表。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

  为此,施密德也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最尊重摇滚文化纪录的摄影师”,因为它们反映了当时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

  名利双收后

  一旦为了钱创作就变质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施密德用图像重塑的美国牛仔形象成为其在艺坛最大的资本。一战成名后,名誉和金钱也随之而来。但他不时地提到,对于艺术,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谈起自己的成功,施密德告诉记者,在长达40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有好奇心、毅力、激情外,更为重要的是,“不是为了钱而去创作艺术。”

  为此,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讲座中,他为那些年轻的艺术学子支的招便是,如果想成为一名好的艺术摄影师,就要做好不赚钱或者有生存危险的准备,“一旦为了钱,你创作的本质就变了。要知道摄影并不仅仅只是拍拍照片,而是要用生命去阐释其艺术。”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