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热词·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热词·评论
上一篇

每周热词

2014年06月29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漫画/张建辉

  苏牙

  “No 咬 no die why you try”,把这句网络流行语送给“苏牙”,兴许正合适。在万众瞩目的世界杯上,他再亮獠牙,愣是将比赛看点拽到其“咬人神功”上来。其咬人动作遭曝光后,也遭网民调侃:“苏‘牙’雷斯不给苹果做广告,真是可惜了”。

  卿本苏神,奈何咬人?有心理专家解读,这或与其童年创伤记忆有关;也有人揣测,这是他在绿茵战役上使出的“假痴不癫”之计。哪种属实,还不好说。但“苏牙”也算付出了代价,受到停赛9场和“禁足”4个月的处罚。不过这似乎没太影响“龅牙苏”的人气,好多粉丝为其辩护:“这也是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苏神也没办法”——或许之于他们,巴不得露出香肩再抹点芝麻酱,然后朝苏神莞尔一笑:苏神,来咬。

  杨六斤

  杨六斤事件仍在发酵:如果说,其“悲惨身世”遭曝光引发捐赠热潮是第一季,“跨省抢人”是第二季,那第三季——媒体对其生活境遇的真实还原,无疑让剧情来了个360°反转。许多人大呼“受骗”,斥责涉事节目在亵渎爱心。

  当然,最早披露杨六斤困境的节目方,“包装”真相的初衷或在于,用“泪点”促成热点,再带动爱心喷发。但煽情化的呈现方式,也让其存在真实性上的瑕疵,到头来,它易被戳破,也容易透支公众的信任感。实质上,无论是当事节目组还是公众都应反思,对杨六斤这类“形同孤儿的非孤儿”,该如何实现针对性、更长效的救济,而非陷入对最简单也最盲目的“捐钱依赖”。而就该事件而言,把悲剧当做“煽情戏”卖点,何尝不是把杨六斤推进是非漩涡?

  信访“招安”

  让小贩客串城管,不少地方都试行过;可让访民当信访干部式的“角色切换”,还真不多见。在成都青羊区,就整了这么一出:它聘用“资深”访民李华成担任“信访调解室主任”,说是上访经历能让他更了解访民心态。

  乍看上去,这是好事:搞“换岗体验”,也能增进换位思考。可仅过了4个月,李华成就不干了,重新做回访民,究其原因,是他的“主任”头衔虚得很,相当于“弼马温”,只是维稳他的手段。为了息访而“招安”访民,最终被宣告无用,说到底,还是源于身份切换托不起信访“信法”的诉求。你想想,当李华成一方面担着“给访民普法,劝他们走司法程序”,一方面自个寻求司法救济遇挫,他怎能不陷入分裂?“信法”又怎么成为信访的程序出口?

  纽约送钱

  “标哥”的“高调慈善”,早已算不上新闻了。如果说,以往他搞“钱墙秀”、“个唱发猪”等,还是在国内“秀”,那这次,他把“秀场”搬到了纽约街头:26日下午,他邀请千名流浪汉就餐,承诺饭后每人发300美元。但“现场发钱承诺”终未兑现,他把钱捐给纽约救济中心后“人间蒸发”,结果被不少穷人骂“骗子”。

  慈善这事,按说不宜搞“动机论”,高调与否本也无损其道德分量。可慈善既然带有道德属性,就不该滑向非道德的“泥坑”。动不动来“嗟来之食”那套,拿穷人尊严为自个的高调献祭,也是种绑架。这已不是将慈善“庸俗化”了,而是踩着“慈善”去攫取畸形快感。当然,不得不说,“标哥”的公关能力够牛叉,这“营销基因”在哪儿都是珍稀资源,除了在慈善方面。

  汉服毕业典礼

  说起学位服,大多数人都能联想到流苏、学位袍之类,可在江苏师大,一众师生却是穿着汉服参加毕业典礼,初看之下很是“穿越”,而网上自然也是各种打趣:“再来一抹须髯,那才是汉风古韵”“这是汉服Cosplay,还是古装团体操?”……当然力挺声也不少,如“中国风总比舶来的好”。

  而若细究舆论争论的焦点,可以发现,它是顺着“汉服问题”不断外向延伸的:由毕业典礼穿汉服谈到传统文化传承,再到高校教育,再到大学之弊……说到底,公众是把对现实某些问题的批判,“借壳”重演了一遍。而本质上,把“汉服毕业典礼”塞进宏大叙事的“筐”里,有些“浇块垒”的意味——它的分量就摆在那,也许没必要把它跟民族大义“拉郎配”。

  栏目主持:午夜侃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