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文化新闻·艺术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文化新闻·艺术圈

25幅肖像画亮相中央美院美术馆,呈现李叔同、徐悲鸿、靳尚谊等艺术家经典作品

馆藏精品讲述面孔后的故事(2)

2014年07月0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李叔同 《半裸女像》
李叔同 《半裸女像》

  (上接C06版)

  【经典面孔】

  徐悲鸿 《男子正侧面速写》

  李垚辰指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徐悲鸿所画的课堂油画习作,有助于我们了解徐悲鸿留学时期的艺术。

  事实上,除了油画习作外,徐悲鸿还有一张素描人体作品,其中的模特与油画中模特为同一人,并且模特的动势也一样。通过对比画面,研究人员推断这张素描是油画中侧面人体的素描稿,徐悲鸿写生画完男人体的正面之后,根据侧面的素描,画出了男人体的侧面油画。

  李叔同 《半裸女像》

  这是目前比较确切的李叔同唯一两件存世油画中的一件。在中国早期美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09年前后留下来的中国早期油画极为稀少,仅有李铁夫的,但李铁夫油画保存条件很糟糕,直到现在都不敢太确认是1909年前后。李叔同这幅创作于1909年前后的《半裸女像》便是中国早期留学美术的实物。

  【肖像画的历史沿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突出表现赞助人的美德

  肖像画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便已出现,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思潮的兴起与推广,人的价值得到肯定和尊重,表现在艺术上则是关注对现实生活和人的描绘,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肖像画才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样式。

  然而,那时的肖像画主要是为王公、贵族和僧侣等艺术赞助人委托制作,真实摹写并不重要,而以肖像画的形式突出表现赞助人的美德却是此时肖像画的重点,因此,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以及一整套再现三维空间、体积和质感的绘画技术一并形成了肖像画的古典传统。

  进入17世纪 

  现实主义肖像画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王、宗教势力衰落,荷兰小画派中开始出现以逼真描摹为目的的现实主义肖像画,这种肖像画的记录功能增强,类似摄影照片的作用,而且普及到普通民众,同时反映的也是市民以及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

  19世纪中期以来

  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工具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库尔贝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和肖像的作品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传统艺术的挑战。库尔贝的肖像作品在真实摹写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包含了有意识地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绪。库尔贝开启的这一方向在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中完全明晰化了,肖像画在西方现代艺术家手中开始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工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