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阅读创客·电子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阅读创客·电子书
下一篇

从这里读懂贫穷

2014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我们现代人也会陷入某种自我设置的假设里:他们为什么不去读书呢?他们为什么不去挣钱呢?诸如以上的误判让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贫穷存在的原因。

  书榜往往代表了当今很大一部分中青代读者的需求,而当看到这期的电子书榜单时,我看到对财富的焦虑感依然笼罩在中青代群体里,但令人欣慰的是,读者们不再纠结于如何追求财富,而在思考财富的对立面——缺乏财富,或曰贫穷的原因。于是,《贫穷的本质》就成为本周最受关注的电子书。

  这是一部由印度人和法国人写的“小部头”,全书不到300页,讨论的却是一个困扰全球政治家、经济学家的难题——贫穷的本质。本书的两位作者在6岁的时候就了解到贫穷的存在,所不同的是,作者之一的法国人埃斯特·迪弗洛从课本上的只言片语与简单图片得到了对加尔各答贫穷的第一印象,而另一位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则生活在一群加尔各答穷人周围。当埃斯特·迪弗洛成年之后踏上加尔各答的土地寻觅所谓的穷人时,却发现那些从课本上映入他大脑的穷人早已不知去向。

  大众的认知偏误

  人类对于贫穷的认知依然走不出中国古代晋惠帝的愚钝。传闻晋惠帝曾对经历大灾填不满肚子的灾民说: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我们现代人也会陷入某种自我设置的假设里:他们为什么不去读书呢?他们为什么不去挣钱呢?诸如以上的误判让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贫穷存在的原因。

  迪弗洛和班纳吉正是带着这些疑问,踏上了寻找答案的征程。他们走访全球18个贫穷地区,并以每天收入不足0.99美元为标准(这些钱只能让人处在半饱半饿的状态),在全球范围内划出10亿穷人,再进一步去探寻真正导致贫穷的原因。

  两位作者从两组实验开始探讨。在其中一个实验里,研究人员将学生分为两组,给他们一个向穷人捐款的机会。两组学生会分别看到关于穷人不同角度的报道:A组拿到的是这些穷人的总体介绍,并配有数字和图片;B组则是拿到一个当地小女孩的贫困生活介绍。看完报道后,两组人开始捐款,结果显示:A组人的捐款要远远小于B组人。这说明了人们对个体贫穷的关注远远胜过对全局贫穷的焦虑,这个实验真实表达人类目前对于解决贫穷问题的无奈——我们或许可以解救一个穷人,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所谓的贫穷。

  埃斯特·迪弗洛和阿比吉特·班纳吉试图通过一些调查中的发现去推翻一些看似合理又合情的推论。比如在非洲某些疟疾盛行的地区,一个蚊帐就可能救下几个人的命,但蚊帐是否应该付费或免费呢?从理论上看,似乎免费和付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迪弗洛和班纳吉实际观察的结果却出乎很多人意料,“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通常很富有,受到良好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因为贫穷,才会被非政府组织选中。”

  倘若上述结果还算正常,那么相反的结果则会让致力于解决贫穷问题的人有些失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自己全价购买。”

  贫穷何来?

  从这个结果里,两位作者进一步谈到穷人贫穷的最大原因——缺乏信息。由于缺乏信息,也缺乏正确信息,导致决策的失败,比如在买蚊帐这件事情上,由于不知道非政府组织会免费发放蚊帐,因而自己“错误”地购买。

  缺乏信息的第二个表现就是缺乏远见。书中举了一个关注吃的例子:在中国两个地区随机选定一些贫穷家庭,给予他们大量的主食价格补贴。主食价格便宜了,但主食消费量却减少了,而虾和肉的消费却提升了。作者认为:对于非常贫穷的家庭而言,如果收入有所上涨,他们会花更多的钱在食物上,但他们并非多吃主食,而是多吃味道好的食物。由于花费了大部分金钱在食物上,穷人们已经无力支付教育、读书上的开销,这导致他们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毫无责任感,因而一代代穷人就像遗传一样“传染”下去。

  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一些互联网公司正在推动的“免费接入互联网”方案,像Google就计划用热气球搭载Wi-Fi信号,发送到一些偏远贫穷地区,并和一些非政府机构合作,让当地穷人免费使用互联网。抛去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商业企图,这些举措客观上会推动当地穷人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随着信息的增多,穷人群体也有了更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这也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某种途径。这种思路在国内也有一些典型案例,比如遍布全国各地的淘宝村,就是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利用信息,让农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让他们找到了除种地之外的新出路。

  最后,作者还探讨了加剧穷人更穷的几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全面向穷人说不(这也是印度人尤努斯毕生努力建设小额贷款的初衷),还有医疗保险市场拒绝为穷人服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并不能真正实现统一,大多数穷人分布到第三世界国家,不健全的体制因素使得政策的执行总是出错,这也让第三世界国家的扶贫脱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很多人希望从这本书里找到解决贫穷的根本办法,但两位作者并没有继续解决问题的决心。因此,本书更像是一份调查报告,让广大读者从报告里找到下一步行动的灵感。就如作者最后所言:“我们拒绝慵懒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我们倾听穷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逻辑……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贫穷的原因,并找到真正解决的办法。”

  □数字观察员 赵赛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