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阅读创客·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阅读创客·访谈

启航 为不读书的人,做看得懂的读书节目

2014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启航
原名岂航。现任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跨媒体阅读推广人。开过唱片公司,建过音乐网站,做过自由撰稿人、电视节目编导和策划人,出版有《无间书道》《电影遇见书》《读着读着就疯鸟》等图书。近日出版“音乐版读书笔记”——《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图片由启航本人提供
《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
作者:启航
版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4年5月
有人歌唱情感,有人歌唱社会,有人歌唱自然,有人歌唱未来…只有启航,歌唱他读过的书。《倾城之恋》《变形记》《棋王》《尤利西斯》《自然史》《娜娜》《罪与罚》……在启航的吟唱中幻化成另一维空间。本书包含两部分内容:一张含有18首歌的CD盘 + 一本两万字的小书。CD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0首歌,可以称为“乡谣篇”,第二部分8首歌,可以称为“实验篇”,只用了一把吉他和一个人声,小书是作者讲述的根据某一本书如何创作出某一首歌的故事。
扫描二维码,听启航现场演唱根据卡夫卡《变形记》谱写的歌曲《飘》

  近日,自称“从不安分”的跨媒体阅读推广人启航出了一本“音乐版读书笔记”——《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在6月22日的“新书谈唱沙龙”中,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大男孩”,满怀深情、用力撕扯嗓子唱他的阅读梦想。活动之后进行的访谈,热心的启航一会儿拍照,一会儿送书,一会儿写字,从不闲着。整个访谈,在“跳跃”中愉快度过。

  谈跨界推广

  最想“演书”

  新京报:你把自己定位在跨媒体阅读推广人的身份上,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个身份?

  答:我做这些事,是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原来我最早做音乐,然后做媒体,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类的工作都做过,这些经历使得我在做阅读推广时,自然而然会把这些手段都用上,用最好玩的形式呈现阅读行为。这些并非刻意而为之,我觉得,如果只是单纯介绍一本书,可能受众群体不会很广,但如果通过不同平台,影响力就会很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平台看到这个节目,就会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我们国家每年平均出版四十多万种书,我想,那么多书都藏在角落里落灰,真是太可惜了,其实读者们非常需要它们,只是缺乏一个最佳入口。

  新京报:你一直在从事一份跨界的阅读推广事业,《无间书道》是书和视频的结合,《电影遇见书》是书和电影的结合,现在这本《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是书和音乐的结合。未来有没有什么全新的推广方式想尝试?

  答:我以后想“演书”。原来我做过电视节目,派生出《无间书道》,但那还只是一个类似于脱口秀性质的节目,形式相对简单。其实可以把书中一些精彩好玩的东西,用微电影或微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两三分钟或十几分钟都可以,我在两三年前已经在发力准备。现在对于大众来说,已经进入一个“屏幕”时代,是一个被视频包围的空间。我们进入一个空间,随手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和平板,这些屏幕都能实现声光电的立体化效果,这对视频发展特别有利。如果我把图书推荐和这个趋势结合起来,肯定会比单纯的文字推荐、电视节目中的面对面采访或者电台朗读等方式都要更开放、更受欢迎。

  谈选书标准

  让失之交臂的好书与读者相认

  新京报:说说你自己的阅读推广经历吧。

  答:我曾经在外地一个电视台做读书节目。我的设计是,我抱着一把琴坐在中央,头顶上一束光打下来,节目开始我在台中央唱歌,这时有个观众调到这个台,看见一个人在台上唱歌,脸面不清,就会有兴趣继续看。这时候他听出我在唱一首周华健的《朋友》,我就开始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但很多时候人类对之可以完全信任的朋友就是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狗,虽说狗是人类的朋友,但你要注意一点,千万‘别跟狗争老大’,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从身后突然掏出一本《别跟狗争老大》,告诉大家,今天我说的所有内容都在这本书里。这种形式也许浅了,可是受众却广了。

  新京报:你在做的视频阅读推广,和史航的网络说书节目《史航说书》有什么区别?

  答:“史航说书”很自我化、个人化,他喜欢什么书他就说什么。比如,他今天淘了一本老书,他就说这本老书。而我是做出版的,我做老书的可能性很小,我的重点都在新书上。我要做的工作甚至有点“抢救”意味——关注那部分最新出版的非畅销图书,如果没有人留意,那它们就会真的随着每年层出不穷的新书群而被彻底淹没了。

  我推广的书类不包含畅销书,它们已经不需要再被“烧一把火”,我要做的是雪中送炭——我要把大众并未留意的好书找出来,在不同媒介平台推广,让大家感到它有意思,买来翻翻,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谈阅读环境

  瞄准对图书不敏感的人群

  新京报:萌生做读书视频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答:我曾经也做过传统的读书节目,拿着一本书,把书架当背景,开始介绍书。后来发现:观众会觉得这个节目和他没有关系,立马就换台了。对于这种传播效果上的困扰,我一直在想解决办法。后来,我拍脑袋一想,把它倒过来、不让书直接体现出来呢?比如,我在一个漆黑神秘的背景下弹琴唱歌,歌曲末尾我开始谈,到最精彩处亮出书来,这个时候观众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在我这里了。听到这个地方,如果他想换台,我也不怕了,因为他已经知道这期节目的内容来自哪本书,他已经吸收了最精华的部分。

  新京报:为什么做读书节目要把书给掩藏起来?是不是对全民阅读环境比较悲观?

  答:我曾经观察过这种现象,当时我给广西电视台做读书节目,用传统和新锐的方式都尝试过,发现收视率很不同,传统的“以书论书”的方式无法吸引大众目光。我觉得当下的阅读环境并不差,只是读书的人没有那么多,阅读和人的生活联系不紧密。我想做的就是,用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深入浅出的方式让阅读深入人心。如果以书论书,那些对书就不敏感的受众会觉得,你别和我谈书,书我看不懂,那么你的推广方式就又生硬又失败。我要瞄准的人群是普罗大众——那些平时不看书的、对书不敏感的人。我要做不读书的人都能看得懂的读书节目。

  【启航谈阅读潮流】

  阅读应面向普罗大众

  新京报:自媒体蓬勃、喧嚣的环境下,你觉得什么是最应该重视或最应该做的事情?

  答:作为一个合格的阅读推广人,最应该关注的是普罗大众,而非小群体。首先这样的人要具备独立性,不受任何偏见、现实利益等因素的左右,独立判断出某种图书的阅读价值。

  其次,不同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不同的平台,会取得更精准有效的阅读推广效果。同样一本书,面对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和网络五个平台,它的内容到底放在哪个平台最适合介绍?这是所有阅读推广人都需要深思的。而我念兹在兹的,无非是——把那些与大众失之交臂的好书拣选出来,用最适合的传播方式推广出去,让大众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

  【延伸阅读】

  《飘》

  词曲、演唱:启航

  编曲、吉他、贝司、打击乐:启航

  午后走出房门

  阳光照着我 暖着身体

  懒洋洋的四肢 懒洋洋的情绪 满舒服的

  我的身体透明 双脚凭空浮着 很惬意

  我想 我要顺着光线飞 向着太阳飘过去

  做没有翅膀的浮游 飘

  做没有身体的神游 飘

  闭着眼睛 越飘越高 我脸上很安详

  伸出手去抚摸光亮 我暖暖融化了

  投进阳光 母亲一样温暖的怀抱

  像是死去 却在活着 究竟涅槃了

  五百年的时间呦 飘也飘累了

  五百年的时间呦 笑一笑也过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柏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