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画画,让刘小东感到快乐,但不全然是快乐,其间也会掺杂着痛苦。然而“这是我的事业,它会伴随着我度过一生,那是多好的事情。除了绘画,还有什么能陪伴你一生。”或许刘小东对记者说出这番感悟纯然是因为一路走来,绘画确实让他拥有了生命的富足。近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刘小东文献展《儿时朋友都胖了——刘小东1984-2014影像展》中,他将作为绘画之前的备忘录与创作源泉进行了揭秘,这就是自1984年以来所拍的众多照片。
用绘画展现现实
从儿时弃武学艺开始,画画几乎成为刘小东的全部。17岁的他离开金城去央美附中读书。这一人生中的大事在刘小东的回忆中竟有几分随意和少年英雄气概,“考上这个(央美附中),完全是我爸爸看报纸,说这儿有个学校。”结果在当地教画的老师一句“你要是能考上,你们家祖坟都冒青烟”的刺激之下,刘小东便到鲁美去赶考央美附中。
接受专业训练的八年,刘小东称自己属于那种“用刻苦改变自己命运的孩子,一分钟都不敢怠慢。”
回报则是刘小东成名很早。一幅幅诸如《田园牧歌》的作品,呈现了他那一代人的整体精神状态和现实处境,刘小东的头衔也被冠以“新生代”画家代表。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亲朋好友,还是历史中的匿名者,一种时代的精神性总是能在其画面中彰显。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汪民安就曾评价:如果后世的人们要从绘画中去了解20世纪末中国人生活状态的话,刘小东的作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窗口。
此后,从关心日常生活展现个体精神生存状态到关注重大社会事件,前后为期近4年的三峡项目被视为其重要的转型之作。刘小东开启了用绘画的方式与中国现实纠缠在一起,跟着中国社会一起纠结,一起想不通。这样的纠缠在陈丹青看来,“小东突然把他生猛的作品朝我们扔过来,生活在他笔下就好像一坨屎,真实极了。”
拍照是为了画画
为了这样的真实,刘小东走着、写着、拍着、画着,用其特有的方式记录生活的流转,一个时代的变迁。这一次,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刘小东文献展《儿时朋友都胖了——刘小东1984-2014影像展》中,他将作为绘画之前的备忘录与创作源泉进行了揭秘,这就是自1984年以来所拍的众多照片。
在刘小东那儿,拍照是为了画画,“画画的,总觉得有个照相机是最好的工具。画画离照相很近。”而在创作过程中,刘小东也会将所拍照片作为依据,创作出纯正饱满、生机勃勃的画作。
当1049张照片同时呈现时,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史在不经意间也呈现了三十年来社会时代变迁的“现场”。对刘小东来说,这里黏糊糊的都是内容,“重新看这些照片,生活中各个片段,我自己、家人、朋友和社会就这么一步步过来了。随着时间的流动,也留下了生命的印记。”
或许被改变的东西很多,包括儿时朋友都胖了。但在刘小东那不变的则是对绘画的执著,“我还是觉得绘画的快乐更重要。现今的艺术发展太快了,样式也非常多,艺术家们太苦恼了。如何找到一个方式使自己解放,否则艺术就变成不是快乐的事情,而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当然我觉得痛苦也是一种快乐,可是我尽量还是希望自己能长久从事这个行业,变得有活力,使自己越来越对它有兴趣,而不是处于痛苦的状态。”
(下转C特05版)
C特04-C特07版采写整理/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所有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